合肥家长迎“大考”:老师家访 有人纠结要不要送礼!

案例:老师来家“告状”了:

“胡海,你平时不是在家里很喜欢说的吗,怎么现在不说话了?”“刘阳,不要从‘牙齿缝’里说话,不要哭,想好了慢慢地说。”尽管妈妈和爸爸一再叮嘱他们放松,但面对来到家里的胡美琴和何传福老师,在合肥市朝霞小学三(1)班读书的胡海和刘阳这对双胞胎兄弟依然难掩拘谨,直到20分钟后才回归正常状态。昨日中午1点,记者随着老师来到胡海、刘阳的家中,这是这个家庭第一次在家里接待老师,可以看出事先经过了整理,很是干净和整洁。

“胡海,今天大课间发生了什么你和爸爸说了吗?”胡美琴老师的问题让已经坐下来的胡海立刻站了起来,扭着手不说话,弟弟刘阳不安地看了看爸爸妈妈,低下了头。看到胡海这么紧张,一脸疑惑的爸爸胡华义安慰儿子:“我和妈妈不批评你,但是如果做错了事就要承担。”从胡海蚊子哼般的声音里,家长听明白了事情的大概。原来早上三(2)班的一个同学用脚踢了胡海的球,胡海打了这个同学一巴掌,同学又踹了胡海一脚,愤怒的胡海用球拍打了对方,可能打得有些重,这位同学哭着去找了老师。“老师批评你们两个人的行为时,你是不是表现得有些不服气了?”胡老师问。“我没错,是他先踢我的球。”胡海突然大声反驳道。妈妈刘春红见了,忙轻声制止道:“和老师这么说话不礼貌。”胡海看着自己的脚尖不再说话。

此时,一直沉默的弟弟刘阳走到何传福老师跟前,小声道:“何老师,我想和你说下我们小组迟交作业的事情。”话刚落,刘阳的眼圈就红了。在刘阳哽咽的声音里,何老师听出了刘阳的委屈。原来昨天刘阳这个小组长按时收了小组的作业,但是所有小组中最后一个交的,导致作业本没有被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学习委员就误以为他们没交。“原来是学习委员冤枉你了,那你以后也要改掉拖拉的毛病,早点交作业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了。”何老师的话让刘阳的眼泪又掉了下来,爸爸看了有些无奈,开玩笑道:“刘阳你说哭就哭,是在演戏呢。”

让两个孩子进书房练字后,爸妈开始和老师说起教育上的困扰。在他们看来,胡海和刘阳虽然是双胞胎,但是性格迥异,且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胡海脑子灵活,但是性格倔强,争强好胜,“他有一次和我说,自己有一个别人没有的缺点,就是斗嘴斗不过别人。”刘春红说,她和爸爸很担心胡海这个性格将来走上社会要吃亏。而弟弟刘阳恰恰相反,性格温和忠厚,却非常敏感,也很感性,所以就是讲述一个误会也能哭好几次。

爸爸则对孩子学习上的小毛病比较头疼,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两个人都很拖拉,如果下命令说作业必须10分钟内做完,他们也能完成。如果不管,1个小时都完不成。”对此,胡老师建议家长除了督促外,还要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严格按照这个时间点执行,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时间久了养成学习习惯,磨蹭拖拉的毛病会有所改善。家访结束,胡海和刘阳送两位老师下楼。记者问胡海对家访有什么感受,他悄悄回答道:“原来老师也会告状啊。”

尴尬:很多家长只问学习

按照规定,学校在开展大家访之前,应该适当征求学生的意见,看看学生们希望老师在家访中告诉父母哪些方面的情况;家访后也要统计家长的意见,看看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有什么建议。而从目前家访情况看,绝大多数家长对家访的期待就是学习成绩的交流,关于孩子的性格、习惯等方面却很少涉及。

“最关心的还是学习情况,这个话题基本占了家访聊天内容的80%。”合肥市朝霞小学的胡美琴老师告诉记者,走访的家庭里,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先和老师交流学习,问问孩子最近学习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上了什么兴趣班或者特长班。从家长反馈的意见中来看,他们绝大多数表示,希望学校能创造机会,让家长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事实上,胡美琴在家访中发现,很多孩子在家中当“少爷”“公主”惯了,脾气比较大,但却没有家长愿意就这个问题和老师讨论;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老师提到这个问题,家长却并不了解,“性格、行为、交流和沟通等都是家访中很重要的部分,很多家长忽略了这些。”

“老师,我孩子视力不好,能不能换个位置”“孩子平时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你上课多提问他”“孩子比较调皮,老师你多看着他”……对于老师们来说,这样的对话在家访过程中也不陌生,“求关照”成了家访中的另一个普遍话题。合肥市一小学吴老师告诉记者,她在一学生家中家访后,家长当即拿出两张购物卡,希望老师将孩子的座位调整到前排并不变。事实上,学生的座位都是轮换的,这种要求和行为就让吴老师很是尴尬,推辞了好久才得以离开。

争议:传统家访是否必要?家访让家长和老师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尴尬,在信息发达的当下,是不是还有必要用上门的方式家访?“刚开始我也有这个疑惑,但是实地走进学生家门,就会明白面对面的交流是多么必要,除了教师的责任外,还对孩子多了一份情感。”胡美琴老师告诉记者,这次大家访的任务并不轻松,以她为例,她要承担48个学生的家访,而且只能利用教学之外的中午和晚上时间,压力很大。但是从目前走访的情况看,收获和感触也很大。

胡美琴给记者举了个例子,班上有个同学很调皮,所以被列入首批家访的对象,可是到了他家后才发现,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只会给孩子做饭,却不会管教他的行为。由于老人精力有限,家里很脏乱,平时饮食也非常简单。“了解他的情况后,我对他的行为就多了一份宽容,他的调皮和捣蛋,和父母不在身边有很大关系。”

走进家庭后,不少孩子在家里的状态都让老师感到意外,例如有的孩子性格自卑是因为家庭贫困,有的孩子性格急躁是因为有个动辄打骂的父亲,有的孩子成绩差是因为父母放任他打游戏,这些都是以往电话、QQ聊天中无法了解到的。老师说,只有了解这些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与孩子、家长进行沟通。合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负责人吴庆防告诉记者,近年来因为网络兴起,原本没法交流的信息通过QQ群、微博、微信、手机等形式都可以交流,但是老师得到的信息并非都是真实可靠的。而传统的家访模式则有助于学校、教师更深入学生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吴庆防介绍,这次家访的对象是有选择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性格、学习等方面有一定欠缺的孩子,这部分孩子的父母,往往都是平时很少与老师主动沟通的,所以老师主动走进他们的家庭和生活显得很有必要

时间:2015-01-16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评论文章推荐
  • 崇文重教澄江村
  • 崇文重教澄江村
  • 广东惠州客家人徐旭曾(前清进士)就曾经写过一篇被后人称做“客家人宣言”的《丰湖杂记》。其中谈到了许多客家人的特点
  • 评论文章 05-09
  • 八十年代乡村之澄江的七月
  • 八十年代乡村之澄江的七月
  • 站在屋檐下望去,田坝里此时是青青葱葱的一片。在早晨的浓雾中,田间的稻秧和甘蔗地里的甘蔗叶沾着露珠,太阳轻轻地出来,雾渐渐地散去
  • 评论文章 05-09
  • 尘世里的读木人
  • 潮州西湖边,中山路,金丽木雕研究中心,我们在这里,坐下来食一杯茶,听金子松先生讲一讲他的“红楼梦”。  
  • 评论文章 05-09
  • 在鲲江乡,遇见榄雕艺人
  • 在鲲江乡,遇见榄雕艺人
  • 这是潮州行的最后一站,从府城到乡野。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来到毗邻的鲲江乡,就像回乡一样。
  • 评论文章 04-22
  • 我们必须做好的准备
  • 这是一个非常计较名利双收的时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风气的危害,它让我们功利性非常的强烈
  • 评论文章 04-22
  • 生活中的毒素
  • 生活中的毒素
  • 一般人不是神圣,而一般人之所以不能成为神圣,就在于一般人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垃圾,并且很多时候不知道要及时地将这些垃圾倾倒
  • 评论文章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