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你会发现:这里星光璀璨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是谁在阳光里洒下满地的欢笑是谁让风儿捎来纵情的歌唱是谁摇曳柳枝快乐地舞蹈是谁脚踩雨洼顽皮地嬉闹;是凡世的星星。

——题记

手风琴悠扬的旋律奏响,萦绕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晨曦,女教师在升旗台上的陈词滥调在湿热的空气中嗡嗡作响,意义重复的字节,断断续续的碎语混杂着未醒的春困飘进耳朵 “清洁近乎神圣…在很多时候,每当我巡视的时候,我发现走廊都没有清扫干净…我们有责任保持校园的干净和清洁……”男孩们耷拉着脑袋,在台下肆无忌惮地互相推搡打闹,亦或是惬意地打着哈欠。伊桑就是其中一个,那么平凡,却又如此与众不同……

年幼的伊桑始终无法理解这个“世俗”世界的规律。妈妈在忙碌而焦虑的清晨打点丈夫和孩子们的行囊;爸爸正襟危坐边吃早餐边看财经新闻开始新的一天;哥哥始终如一地享受着光芒万丈的优等生的学习生活….而在他的“独特”世界里,风是传递笑语和香气的精灵,水是灵敏的小鱼摆动尾鳍的美丽介质,云是小鸟在蓝色天空翻腾累了时小憩的落脚点。他爱着熟悉的毛茸茸的大狗,他爱着自行车越过水洼溅起泥浆的弧度,他爱着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午后自由的奔跑,他爱着路边偶然拾得的闪亮的金属小碎片,他爱着街边的油漆匠费力地爬上脚手架让白色的涂料挥洒……可是老师和父母不懂,同伴也不懂,透过“世俗”的眼镜看来,这是调皮捣乱,是离经叛道。所有人用疏远,用责罚,用奖励,用苦口婆心,妄图使伊桑按照所有人似乎都默认的方式去生活试图把他拉回会被大多数人颔首赞许的条条框框里……

但从来没有人知道在这个九岁儿童的视界里那些看似排列有序的字符是怎样的颠倒错乱,如同多层镜面的折射反射让人在梦中也时常纠缠不清;从来没有人发现浓墨重彩的美以各色姿态盛开在伊桑的画笔下的惊心动魄;从来没有人尝试抹去这颗9岁星星上覆盖的尘埃,让其绽放闪耀光芒。当伊桑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父母能承受的范围后,他被强制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愈演愈烈。他思念的,是旧时光的安逸。 在一次次的训斥中变得眼神怯怯,沉默不语,他甚至静默地走上高台,站到湖边,犹豫着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巴库尼老师。“正如那冬日的阳光撒在院子里,驱除我们内心的黑暗,彻底温暖我们,我们不能失去那些,地球上的小星星。”

巴库尼翻阅着伊桑的画稿和使他受到责罚的作业本、考试卷,渐渐的,心里有盏灯开始变得明亮,那颗落在凡世的小星星的光芒刺痛的他的眼睛。巴库尼老师找到一种非“传统”社会的交流沟通方式——单词默不出?没关系,不着急,慢慢想。数学题老出错?没关系,让老师看看你的作业,找找你出错的规律。上课发呆?看我的微笑,充满温柔善意和谅解,你一定有自己五彩的世界比课堂更令你欢喜。爸妈来了?这位先生,也许你的孩子数学不及格,可你看看他的画,多么敏锐富有想象力……

他带大家去池塘边游戏,让伊桑的才华自然显现;他说服校长让他不要放弃这颗小星星;他用独特的方式教会伊桑读写…..为了向所有人展现伊桑的绘画天赋,他特地举办了一场校级比赛,帮助伊桑以自己幼拙却惊人的笔触与世界对话。最终伊桑变得开朗、自信,顶着帅帅的莫西干头,高高向着天空张开飞翔的双臂……

    作为一个典型的“乖孩子”、“好学生”,小时我并不能理解那些顽皮捣蛋的同学,我甚至还觉得奇怪为什么他们那么不听话,他们的爸妈依然那么疼爱他们……长大了,我慢慢懂得,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一颗小星星,他们没有成为社会期望的样子,只是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也许和我们眼中惯常的世界并不相同。  

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为了“稳定”,我们在“梦想的工作”与“好工作”之间摇摆。我们在所有人的期望下,按照外界“有出息”的定义,进行着自我改造。 

我无意批评这种成功学,因为我也未曾逃脱窠臼。

可我只是想,也许我们忘记了自己本来是一颗星星,应该有独一无二的光芒,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如果我们为了所谓“世俗”世界的传统,放弃了我们的梦和理想,渐渐熄灭了自己的光芒,我们渐渐被尘埃覆盖,久而久之,不再是独一无二的闪耀明星而沦为一颗沉默而平庸的石头。 

可我只是想,也许我们早已摆脱不了社会给我们的烙印,我们依旧会照着这样的路走下去,也许“成功”就是我们的快乐。但是,当我们为人父母,我们可不可以不要让孩子负担我们的野心。让孩子负担你的野心,不如养一群赛马。我们可不可以珍惜孩子的光芒与个性,让他们在找到快乐的地方找到真正的自己,永远做一颗快乐的星星?

愿你我都拥有一双读懂“星星的眼睛”,盛满真挚的爱,擦拭繁星上的灰尘。

抬头你会发现:这里星光璀璨。

时间:2015-01-23 作者:张颖 来源:张颖 关注:
评论文章推荐
  • 崇文重教澄江村
  • 崇文重教澄江村
  • 广东惠州客家人徐旭曾(前清进士)就曾经写过一篇被后人称做“客家人宣言”的《丰湖杂记》。其中谈到了许多客家人的特点
  • 评论文章 05-09
  • 八十年代乡村之澄江的七月
  • 八十年代乡村之澄江的七月
  • 站在屋檐下望去,田坝里此时是青青葱葱的一片。在早晨的浓雾中,田间的稻秧和甘蔗地里的甘蔗叶沾着露珠,太阳轻轻地出来,雾渐渐地散去
  • 评论文章 05-09
  • 尘世里的读木人
  • 潮州西湖边,中山路,金丽木雕研究中心,我们在这里,坐下来食一杯茶,听金子松先生讲一讲他的“红楼梦”。  
  • 评论文章 05-09
  • 在鲲江乡,遇见榄雕艺人
  • 在鲲江乡,遇见榄雕艺人
  • 这是潮州行的最后一站,从府城到乡野。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来到毗邻的鲲江乡,就像回乡一样。
  • 评论文章 04-22
  • 我们必须做好的准备
  • 这是一个非常计较名利双收的时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风气的危害,它让我们功利性非常的强烈
  • 评论文章 04-22
  • 生活中的毒素
  • 生活中的毒素
  • 一般人不是神圣,而一般人之所以不能成为神圣,就在于一般人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垃圾,并且很多时候不知道要及时地将这些垃圾倾倒
  • 评论文章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