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据2014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湖北美术学院在职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8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59人。聘请了2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引进教师总数的71%;选送教师30人次出国培训研修、考察。目前学校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0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1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楚天学者”主讲教授1人,客座(兼职)教授33人。
学科建设:据2014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9个,艺术专业硕士生MFA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1]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绘画、动画、雕塑、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教育、摄影、书法学。艺术专业硕士生MFA,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和艺术学
省级重点学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学校有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5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省研究生创新基地1个,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项目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绘画、艺术设计、雕塑、中国画、动画,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艺术设计、雕塑、中国画,国家精品课程,工笔人物画(负责人:熊明非)、水彩画创作(负责人:刘寿祥)省级精品课程:泥塑(负责人:项金国)、石版(负责人:郭召明)
省教学示范中心:绘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动画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公共艺术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省研究生创新基地,湖北省服装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3”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昙华林艺术区,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项目,致美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3学术研究编辑科研机构
截止2014年12月,设有4个省级研究中心,下设6个研究所。
省级研究中心:湖北省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IFA时尚艺术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楚美术及中国南方先秦美术形态研究中心[20] 。下设陶艺研究所、雕塑艺术研究所、民间美术研究所、非文化研究所、水彩艺术研究所、环境艺术研究所。
科研成果:根据官网2014年显示,湖北美术学院拥有国家社科基金123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8项,创新团队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共有123项获准立项资助,其中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59项,青年项目40项,西部项目16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共113项,其中艺术学仅6项;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全国共立项43项。
馆藏图书:截止至2014年底,馆藏文献总量达30余万册/件,其中,中文纸质图书20万册,外文纸质图书 1万册,中文纸质报刊1万余册,外文纸质报刊3千余册,其他资料4万余件;电子资源库6个。
学术刊物:《华中美术》(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季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已成为反映美术教学、科研状况和国内外艺术动态的重要窗口。湖北美术学院创刊至[17] 今十余年期间,共出版学报五十多期,刊登论文以及美术作品1300余篇/件,在塑造学院学术形象上功不可没。在编辑部有职人员4人中,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中级职称以上的有3人。在编辑出版工作中严格执行党的宣传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守新闻出版纪律,严格按照学报的办刊宗旨,圆满地完成了学报的各项出版工作,年出版总量为8000册,40000印张,年总发行量达6000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