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带简历拜年,你怎么看?

有报道称,今年春节,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带着简历走亲访友,把亲戚朋友发展为自己的“就业信息员”,为毕业找工作“搭桥铺路”。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大学生应广泛开辟“求职根据地”

  原本以为,毕业生的求职大战在春节后才会拉开大幕,没想到如今的大学生过年期间也没闲着,带着简历走亲访友,为毕业找工作寻求门路。相比于在家吃吃喝喝、无所事事的假期状态,这些积极的求职者更具主动性和危机意识,也更懂得利用资源。

  踏上工作岗位的人或许都有一段求职甘苦谈,网投简历投到手酸,招聘会上的纸质简历也发出了成百上千份,但所有简历都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有人说,大公司HR的邮箱每天都被各式各样的简历“轰炸”,谁的简历能被点开查看全凭运气。这种说法虽然无从求证,但是广撒网投简历的效果甚微,这是很多求职者的感受。

  但是如果有熟人推荐,简历被打开的几率就大了许多。大四期间,通过学长学姐、老师亲友引荐,获得实习机会的大有人在,表现优异从而顺利留任的也不乏少数。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不再拘泥于校园招聘和人才市场求职的方式,而是更加广泛地开辟“求职根据地”。趁着过年走亲访友的机会,挖掘潜在就业信息,把亲戚朋友发展为自己的“就业联络员”,所谓“宁错求一千,不放过一个”,有难言之隐,也有可取之处。

  有人把大学生拜年送简历的行为视为 “攀关系”,认为不该把亲友聚会搞得功利化,我倒认为这件事没必要上升到道德伦理的高度。亲朋好友之间共享信息,互通有无,也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一些外地上学的大学生,通过参加同学聚会,向本地的同学了解就业信息,寻觅就业机会,也纯属正常。找工作本就是件个人能力与机会并存的事,如果能增加可能的机会,为何不放手一试呢?靠亲友博运气未必“对口”

  春节期间,大学生带简历走亲访友,反映了现在大学生找工作确实 “亚历山大”,但我认为这种方式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并不值得效仿。

  先不说别的,大过年的,走亲访友本来就是为了放松心情,叙旧聊天的,但是你冷不丁地拿出自己的求职简历,难免会让气氛变得 “尴尬”,这种场合下提“找工作”话题有点太“沉重”。说的重一点,大过节的气氛下,你“央求”别人找工作,等于给别人增加节日负担。

  再者说,这样找工作的方式也不合理。即使你把简历发到亲朋好友手中,先不说他们有没有适合你的资源,即使有,也未见得适合你。你在招聘会现场或者网投简历时,起码要看一下招聘单位的要求,以及考虑自己的求职意向。即使这样大部分简历会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而把自己的简历交给“未知信息资源”亲朋好友,其实不亚于 “买彩票求中奖”,这种投简历成功效率实在太低,成功完全得凭运气。

  利用亲朋好友,增加找工作成功的几率是好事儿,但是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解决,未见得一定亲手送上简历,你完全可以和“可能有工作信息”的亲朋好友提前打个招呼,让其帮你留意,也在朋友圈、QQ群广发“求助信息”,不见得非得等到春节聚会时递上自己的简历。

  说到底,靠亲朋好友找到工作的事儿,只是小概率的事件。找工作这样的“人生大事儿”,最后靠的还得是自己。很多工作都是“跑出来”和“网投出来”的,每年每月全国都有各种类型的招聘会,多去“跑跑”;网上的招聘信息,多去“刷刷”,总有一份工作在等着你。走“捷径”只因求职“路”窄?

  提到毕业求职,不少应届毕业生就陷入了焦虑中,在这种焦虑的驱使下,“带简历走亲戚”成了大学生的一种新潮流,而这种潮流让原本放松的家庭聚会、同学聚餐变得紧张了起来。

  通过让亲戚朋友 “牵线搭桥”介绍工作不失为解决就业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虽然“快人一步”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连本该放松的节假日期间都要带上简历造访亲友,让人不禁想问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找工作是不是真的这么难?

  在春节过后,各大城市都将迎来大型的春季招聘,这对应届毕业生们来说将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个时间段。大学校园里的招聘会和面向社会的招聘会不在少数,许多大型企业往往选择在全国范围内面向毕业生进行招聘宣讲,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竞争者,毕业生们“海投”的简历常常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与挤招聘会、海投简历相比,找亲友了解招聘信息并让他们进行推荐是一种相对“偷懒”的方式,从假期的这种“忙碌”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现在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在面对求职困难的时候想方设法“走捷径”的侥幸心理。

  在招聘会的现场可以看到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不在少数,想来找份工作并不难。而较为辛苦或待遇较低的工作鲜有人问津,待遇较高的企业则是被求职者挤得水泄不通,不少大学生被心仪的企业拒之门外的原因不外乎专业技能不合格或社会实践太少。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供需”不协调使得不少大学生没有找到就业的“出路”。

时间:2014-02-17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评论文章推荐
  • 崇文重教澄江村
  • 崇文重教澄江村
  • 广东惠州客家人徐旭曾(前清进士)就曾经写过一篇被后人称做“客家人宣言”的《丰湖杂记》。其中谈到了许多客家人的特点
  • 评论文章 05-09
  • 八十年代乡村之澄江的七月
  • 八十年代乡村之澄江的七月
  • 站在屋檐下望去,田坝里此时是青青葱葱的一片。在早晨的浓雾中,田间的稻秧和甘蔗地里的甘蔗叶沾着露珠,太阳轻轻地出来,雾渐渐地散去
  • 评论文章 05-09
  • 尘世里的读木人
  • 潮州西湖边,中山路,金丽木雕研究中心,我们在这里,坐下来食一杯茶,听金子松先生讲一讲他的“红楼梦”。  
  • 评论文章 05-09
  • 在鲲江乡,遇见榄雕艺人
  • 在鲲江乡,遇见榄雕艺人
  • 这是潮州行的最后一站,从府城到乡野。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来到毗邻的鲲江乡,就像回乡一样。
  • 评论文章 04-22
  • 我们必须做好的准备
  • 这是一个非常计较名利双收的时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风气的危害,它让我们功利性非常的强烈
  • 评论文章 04-22
  • 生活中的毒素
  • 生活中的毒素
  • 一般人不是神圣,而一般人之所以不能成为神圣,就在于一般人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垃圾,并且很多时候不知道要及时地将这些垃圾倾倒
  • 评论文章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