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一名女大学生也以这种方式体验生命的意义。这场特殊的“人生告别会”引发市民争议。有市民认为不吉利,也有市民主动参与,认为这种生命教育很有创意。(新华网4月2日)
一场生前葬礼在人们的面前发生了,如同电影中的画面一样,新颖、别致、另类。这场“葬礼”引起了社会不同阶层人士的热议,虽褒贬不一,但想法和初衷却大致相同,对人能活着,能好好的活着,能活出生命的精彩都有相同的看法,只不过对体验生命的表达方式争议有加,特别是“生前葬礼”更让人难以接受。
这名女大学生创作出这样别具一格的生命体验方式,来感受“死亡”带来的“恐惧”和对“生命”的一一不舍。她无非也是在唤醒年轻人麻木的神经,要珍惜现在、珍惜青春、珍惜未来。虽然这种方式极端了些,另类了一些,但是她的初衷是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
另外,那些不能理解此举的人们提出质疑的声音也无可厚非,毕竟花圈、哀悼、白布是人们忌讳不想看到的东西,特别是老年人更是避讳有加。诚然,励志、奋发、感召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不妨到烈士陵园或自然灾害发生地身临其境,用逝去的“生命”来解读自己生存的价值。对于大学生们可以换一种人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向生命宣战,诠释生命的价值弹奏生命的乐章,让那些质疑的声音可以释怀。
大学生能够对生命、生存有全新的看法和解读,并产生更加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们社会要给予鼓励,不能一杆子打倒不容人分解,毕竟他们是“刚出生的牛犊”,不能把他们生命的火焰浇灭在“牛棚”中。另外,既然这些大学生能够带头勇敢地揭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么就请拿出实际行动来,为社会和国家的建设标新立异,用成绩来告诉人们,你们有着比“生前葬礼”更为具有说服力和实际意义的行动,你们是生命的领跑者。(张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