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艰难战疫路,探寻商铺“复苏”契机

据不完全统计,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去年至少有百万间实体店铺因经营困难而倒闭。为改善现况,各地政府也已协助推动减税、助力地摊经济发展以及利用大数据针对小店放贷,帮助中小型实体店铺渡过难关。自2022年四月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开始逐渐恢复,而在这其中,中小型店铺做出了多大贡献?后疫情时代下,中小型实体店铺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疫情对中小型实体店铺造成了哪些方面的不利影响?中小型实体店铺又当如何顺应时代,做出哪些方面的调整?针对以上问题,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商疫形”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从各自家乡的街边店铺访起,探索疫情下中小型店铺的经营状况与发展契机。
7月26日,团队成员刘文心在威海市选取了文具店、百货店、面点店、健身房四家店铺进行调研,借本次调研,以小见大,探寻不同类型店铺在疫情下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上午九点左右,队员刘文心来到一家位于小学附近的文具店,该文具店营业时间超过20年,承载了一届届学生的儿时记忆。队员来到门店,询问门店近年的经营状况。据店员反应,该门店2020年度的营业额相较于疫情爆发之前下降超过百分之五十,2021年度与2022年度的营业额均相较于疫情之前下降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左右。疫情对生意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者数量与流量下降:受疫情影响,学校在2020年很长一段时间采取线上教学,学校附近的人流量大幅减少,因此,门店难以发挥靠近学区的地理位置优势,营业额随之下降。      
 
上午十一点左右,队员刘文心来到一家面点店,该面点店靠近社区,属于个体经营门店,主要出售现烤传统手工面点。同样的,受疫情影响,近年来,门店营业额明显下降。然而,面点店店主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据店主反应,在面对线下到店消费者数量与客户流量明显下降的现状时,店主转而开展线上业务,依托所在社区的微信群聊,开拓微商销售渠道,即使门店不能营业,店主仍然可以居家烘焙销售。
随后,队员来到附近的一家百货商店,了解商店的经营情况。据店员反应,疫情期间销售额明显下降,但在疫情形势好转后销售额又出现上升趋势;同时,受疫情影响,口罩、酒精洗手液等防疫用品需求量大幅上升,因此,门店随即调整进货商品的结构与数量。当问到政府补贴政策时,店员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政府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的减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货店的经营压力,为中小型实体门店减负。
        
最后,队员于下午三点来到一家健身房,该健身房靠近居民区,平时生意红火,据健身房教练反馈,自疫情以来,由于部分会员收入下降,而健身运动属于非生活必需品,因此,疫情爆发以来健身会员数量与客流量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同时,房东涨租加剧了营业压力。
    
 
 
 
下午四点左右,本次调研基本结束。队员发现,在探访不同类型门店的过程中,各门店均面临着营业额不同程度下降的困境,但与此同时,部分门店仍可以针对自身优势与产品类型创新拓展新型营业方式,从而实现“自我肩负”。而政府也出台相应减税扶持政策,助力中小型实体门店“减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初步了解了疫情下门店的经营现状,进一步了解了、家乡所在地的时政民生。本次调研活动将为“商疫行”团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供真实的素材,为实践项目提供依据。(通讯员:刘文心)
 
时间:2022-07-28 作者:刘文心 来源:刘文心 关注: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 “E路先行”赴济宁孟母林参观调研
  • 为发掘孟子故里儒家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前往济宁邹城市以重走“三迁路”的方式
  • 社会实践经历
  • 山东大学赴泰安东平彭集街道“希望小屋”支教活动第六天顺利开展
  • 智灶味来互联网+市场调研团在安庆开展调研活动
  • 山东理工大学寻幽古村落,探小黄古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