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学生寒假社会实践队重返母校襄阳一中,面向高二(11)班学子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梦想起航的地方”的大学宣讲活动。活动通过生动的讲解、互动问答和影像展示,向高中生们全面展现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与校园文化,为学子们的升学规划注入新动力。
情系母校,薪火相传。作为襄阳一中的优秀毕业生,实践队成员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精心筹备此次宣讲。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以“石大人”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大学学习生活的成长感悟,并播放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宣传片。影片中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现代化校园、依山傍海的优美环境,以及“双一流”高校的学术底蕴,迅速吸引了在场学生的目光。
宣讲队队长徐博文,在开场致辞中说:“中国石油大学不仅是石油工程师的摇篮,更是培养多领域人才的综合性大学。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七十年辉煌历程,铸就“值得尊敬的大学”。宣讲会以“学校简介”为切入点,通过历史沿革、学科实力、师资队伍、科研成就四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底蕴与实力。
历史篇:从荒滩到海湾,书写石油报国传奇。从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的诞生,到迁址青岛、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宣讲队以“三次更名、四次建校”的艰辛历程为主线,讲述了学校与中国石油工业同频共振的奋斗史。一幅幅黑白老照片与现代化校园的对比,令在场学生深感震撼。当提到学校师生参与大庆、克拉玛依等重大油田会战时,有学生感叹:“原来石油人的家国情怀如此厚重!”
学科篇:全球前1‰的硬核实力。宣讲队重点介绍了学校的优势学科:工程学、化学、地球科学进入全球ESI前1‰,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位列全球前1%。此外,学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跻身全国前十,48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
育人篇:个性化培养,助力多元成长。转专业政策成为现场讨论的热点。宣讲队员详细解读了“选拔转”与“选课转”两种方式,并分享了近年超80%转专业成功率的数据。“原来大学真的可以‘以兴趣为师’!”一名学生兴奋地说道。此外,学校“九位一体”资助体系、覆盖47%本科生的升学率,以及与国际200余所高校的合作项目,也让学子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互动问答:点燃青春梦想。在问答环节,高二(11)班学生踊跃提问,问题涵盖专业前景、校园生活、国际交流等多个维度。
“石油行业真的是‘夕阳产业’吗?”
面对这一尖锐问题,宣讲队从国家能源战略切入,结合“碳中和”背景下油气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以及页岩气、深海勘探等新技术突破,阐释了石油行业的广阔前景。“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而石大人正是为祖国‘造血’的先锋队!”队员的回答赢得阵阵掌声。
“石大校园生活有多‘硬核’?”
宣讲队通过展示网红教师、影视取景地(如《冰糖炖雪梨》拍摄地)、金沙滩畔的校园风光等,描绘了严谨治学与青春活力并存的石大生活。当提到学校体育馆、图书馆等设施时,有学生笑称:“这与现在所读的高中相比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以梦为帆,寄语未来。活动尾声,实践队向学弟学妹们赠送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纪念书签,并留下招生咨询方式。高二(11)班班主任李老师表示:“这场宣讲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热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始终秉承“家国同心、艰苦奋斗、惟真惟实、追求卓越”的石大精神,为国家能源事业输送了无数英才。此次宣讲活动,既是高校与中学的桥梁,更是一堂生动的生涯规划课。正如实践队成员所言:“我们带回的不仅是大学的讯息,更是一颗颗关于梦想与责任的种子。期待未来与学弟学妹们在青岛相见,共同书写新时代的石油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