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龙潭生态,严防森林火灾

大港林场地理位置在山区中段,地处半山腰,龙潭瀑布则是花桥乡的特色景点,如果说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庐山瀑布的恢宏大气,那藏在花桥乡深山里的龙潭瀑布则具有一种小家碧玉,涓涓流水的特色。
2022年8月,时间迈入大港林场下乡的第二日,伴随着清晨的阵阵鸡鸣,队员们也相继离开梦乡,整顿精神,展开新一天的调研帮扶任务。热气腾腾的汤面唤醒了疲顿的灵魂,也振奋了一天的精神。迎着朝阳,伴着飘动的红旗,队员们着装整齐,跟随林场工作人员赵会平的带领下出发前往龙潭瀑布。

图1(队员们整装待发)
一路上行进中,我们与许多不知名的野生植物相遇,在赵师傅的讲解下,我们认识了灵芝,扁桃枫,蝎子草,野生猕猴桃,舌尾草等等特色植物,也了解了一些植物生长习性和药用价值,如舌尾草可以活血化瘀,扁桃枫的叶子和其他枫树不同,有两种叶子,一种为普通枫树叶形状,另一种则貌似樟树叶子。这也是顺应自然规律而发展出来与众不同的特色。而根据赵师傅描述,这些植物在林场工作人员眼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在治疗关节伤病,止血化瘀有着奇效。一路上我们还遇见了许多山间动物,随处可见的蜥蜴,野猪出动留下的脚印,还有小溪里的小鱼,赵师傅都为我们一一介绍,同时了解到因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有一部分的野生动植物在近年间相继消失。这表明了大港林场需要一定的水土保护机制。

图2(野生猕猴桃)
由于地处山林,又正值夏日,山林火灾也是一大危险要素,沿途随处可见有安全用火严防火灾的标语,甚至于树上也有相关的用火安全标语,据李师傅说,用火安全一直是林场关注的重点,一个小火苗在森林中的杀伤力是巨大的,轻则破坏树木植被,重则可能影响到整座山林危害山中居民的人生安全,随处可见的标语表明了工作人员们对于林场保护的用心和山林火灾防范于未然的重要性。

图3(队员们与龙潭瀑布合影)

图4(野外用火安全标语)
来到本次行程的终点龙潭瀑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奔流直下的瀑布水流,细长一线悬挂于山间,与山间葱绿树木交相辉映,自成一道美景,随后就来到了龙潭瀑布的小型水电站,该水电站建于1969年9月份,林场革委会根据职工的要求和建议,利用山上的水力资源修建水电站,解决柴油发电成本高、功率小的弊端。经过一年多的忘我奋战,1971年元月份,55千克小型水电站建成,虽然为一个小型水电站,却为林场送来了光明与希望,直至今日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至今水电站仍完好如初,点缀着这里的青山绿水,是林场职工值得自豪的一道风景,继续发出它的光和热。水电站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着相关历史,言语中无不透露出对于工作的热爱与骄傲。

图5(龙潭瀑布水电站部分内景)
 
时间:2022-08-22 作者:陈宇欣 来源:实地考察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访大港生态,研林场环保
  • 访大港生态,研林场环保
  • 为进一步考察大港林场生态环境及林场内部环保意识,向当地村民普及环保知识,协助林场着力完善生态建设保护机制,厚植生态发展优势,8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共赴林场感艰辛,携手同谱新纪元
  • 共赴林场感艰辛,携手同谱新纪元
  • 2022年8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大港林场服务团来到了林场办公室。随着新时代的进步,林场工人在传统的工作中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们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深挖林场底蕴,弘扬共大精神
  • 深挖林场底蕴,弘扬共大精神
  • 2022年8月,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大港林场服务团正式开展本次暑期三下乡任务,本次共十位队员,采用线上线下实时更进的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走近龙潭生态,严防森林火灾
  • 走近龙潭生态,严防森林火灾
  • 2022年8月,时间迈入大港林场下乡的第二日,伴随着清晨的阵阵鸡鸣,队员们也相继离开梦乡,整顿精神,展开新一天的调研帮扶任务。热气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竹林进化史,时代新缩影
  • 竹林进化史,时代新缩影
  • 2022年8月21日上午8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大港林场科技兴农服务团带着走进林场工人生活,了解林场增收结构的目的,跟随林场赵师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探访深山古庙,追溯共大历史
  • 探访深山古庙,追溯共大历史
  • 1958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创办。自1958年共大成立以来,本着“半工(农)半读、半工半教”、“不要国家一文钱”的办学理念。为了共大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实地考察矿场生态,精进水土保护体系
  • 实地考察矿场生态,精进水土保护体系
  • 大港林场地处偏僻,但地质条件良好,林场地底有着丰富的矿石资源。因此在大港林场建有采矿基地。服务团出发前从网上了解过采矿基地的相
  • 大学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