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创办。自1958年共大成立以来,本着“半工(农)半读、半工半教”、“不要国家一文钱”的办学理念。为了共大生存和发展壮大,从1958年底至1962年底共大至少有四次大规模的“远征”,其中一次就是远征大港林场,副校长黎超亲自带领总校1200余名师生,奔赴奉新、宜丰两县交界的大港山砍伐毛竹。师生进驻毛竹作业场地后,分班级借住在当地群众简陋的住房中,或住在自己临时搭盖的棚屋里。他们用毛竹搭起床架架起通铺,铺上一层稻草,就是大家睡觉的“安乐窝”。这场在大港林场的“远征”大决战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也为学校筹集了38万余元建设经费,对学校稳定、巩固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2年8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大港林场服务团从招待所出发,在林场工作人员赵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前往建于山顶上的古庙遗址。一路上我们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路途并不难走,我们一边感慨着山中道路平坦,一边从赵师傅的口中了解到近年来大港林场的交通逐年便利,道路的修缮拓宽工作也在稳步进行中。山间道路已由最初的石路到水泥路再到现在可供车辆安全通行的道路,每位工作人员都在为之付出,为之奋斗。也正是因为有这些辛苦付出的工作人员,大港林场才能在时代的变迁中立住脚跟,始终积极向上,最终成为每年承担着学生教学实习实验任务的实验基地。

图1(道路照片)
上午11时,服务团进入山林,山林怪石丛生,道路与水泥道相比更为陡峭,队员们在一段时间的跋涉后最终到达此行的目的地,首先迎接队员们的是立于古庙遗迹前的两棵千年银杏树。银杏树生长周期极其缓慢,从种植到结果,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每年的生长长度以厘米计算,而立于遗迹前的两棵银杏枝干粗大,树围足有五人合抱之粗,而据赵师傅讲述,这两棵银杏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银杏后的青石古庙据可查记载建于嘉庆十三年间,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建庙之初为保地方太平,供奉菩萨雕像。后因林场工作人员增多,住宿紧缺,一部分工人由职工宿舍搬至庙宇中,庙中生活条件相对艰苦,蚊虫叮咬,缺少水源都是生活上的极大障碍,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林场工人们依旧没有影响工作,影响士气,依旧艰苦奋斗,这也是共大精神的缩影。

图2(队员们与银杏合影)

图3(队员们与古庙遗址合影)
正午,队员们沿原路返回居住地,沿途遇见了居住在山林中的退休林场工人,在与退休工人的交谈中,我们更加清楚的感知到了当时共大建校的艰苦,师生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不怕苦不怕累,夜以继日,苦干实干巧干,以高昂的革命斗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炸石头,清河道,修滑道,架索道,砍伐毛竹运输毛竹。队员们也深刻感悟到了共大精神的精髓,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愈加珍惜,更为刻苦。

图4(队员们与工人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