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网上投稿

感悟李子敬烈士的审计精神与时代回响

在历史的浩荡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以信念为炬,以忠诚为盾,为时代的使命燃尽生命之光。李子敬烈士,这位山东抗日根据地审计事业的奠基者,用一生诠释了何谓“审计人的脊梁”。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红色记忆的注脚,更是一面映照初心与担当的明镜,让后人在追寻中感悟精神的力量,在缅怀中汲取前行的勇气。  
审计之重,重若千钧。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李子敬深知,每一分钱粮都关乎战士的生死、根据地的存亡。他主持建立山东革命根据地审计制度,将“精打细算、点滴归公”镌刻为铁律。面对纷繁复杂的财经事务,他坚持“数字必清、账目必明”,即便是一分钱的误差,也绝不妥协。曾有一名会计因单据差错试图掩盖,他严厉批评后亲自拨打算盘彻查,直至真相浮出。这份近乎苛刻的严谨,不仅是对职责的敬畏,更是对革命事业赤诚的守护。他常说:“审计是党的利剑,剑锋所指,必是纪律与公心。”  
原则如磐石,清廉若清风。李子敬的审计生涯中,从未因人情而动摇半分。他深入一线检查收支,对虚报冒领者严词批评,对贪污腐败者铁面追责。即便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他亦将雨衣让予战友,自己身披破旧蓑衣行军。最令人动容的是,当公款意外丢失时,他毅然变卖祖产填补亏空,以私产护公财。这份“宁负己身,不负家国”的担当,让“廉洁”二字在他身上化为血肉,成为根据地财经干部的精神标杆。  
精神的力量,在于传承与延续。李子敬不仅躬身践行审计使命,更以远见培育后继者。他鼓励青年干部“以理论武装头脑,以实践锤炼本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根据地实际紧密结合。在阴雨连绵的行军途中,他仍手不释卷,反复研读《论持久战》,将战略智慧融入审计实践。他深知,唯有让每一个数字承载真理,每一份账目映照民心,才能凝聚起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支持。正如他所言:“审计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连接党与人民的血脉。”  
如今,硝烟散尽,山河无恙,但李子敬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他开创的审计制度,为新中国财经体系奠定了基石;他坚守的原则,成为新时代审计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镜鉴;他“为公忘私、以廉养德”的品格,更是对当下“四风”问题的无声鞭策。当我们翻开历史的扉页,那些泛黄的账本、严厉的训诫、甚至那件破旧的蓑衣,都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真理:审计之魂,在于忠诚;审计之根,在于人民。  
李子敬用生命浇筑的审计精神,早已超越时空,化作红色基因融入民族的脉搏。它提醒我们,无论在何种时代,审计人须以赤子之心守护国家财富,以浩然之气捍卫制度尊严。这,或许便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让审计的星火永不熄灭,让信仰的旗帜永远高扬。
 
作者:姚霖 陈盈燕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审计(天衡)2401
发布时间:2025-03-22 阅读:5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回顶部 爱开大学生网© 鄂ICP备2022010258号-10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