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网上投稿

董必武红色审计精神感悟

    在泛黄的《斗争》杂志残页间,在红岩村斑驳的石阶上,在中国人民银行首张人民币的油墨香里,我触摸到了审计事业的红色基因。董必武先生用半生时光镌刻的审计精神图谱,为新时代的审计征程照亮了永恒的方向。
青灯黄卷守初心:
1941年,董必武在油灯下批阅账单,当他发现6角钱的交通费误签后,近乎苛责的自省,使今天的审计人依旧感到心灵的震颤。在延安的窑洞前,他亲手编织财务纪律之网,看似是冰冷的制度条文,实则是用鲜血浇铸出来的忠诚的誓言。
审计人笔尖的流动,不仅有数字,还有民心、民愿的温度。当扶贫资金在山间蜿蜒成希望之路,当医保报销单上跳动着生命的脉搏,我们终会明白: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字曲线,其实是最真实的时代注脚。
铁面无私铸利剑:
在沁着血与泪的时代,董必武将家风锻造成铰甲,以御腐蚀。“朴诚、勇毅”既是校训,又是骨血中刻出来的心灵密码。他拒绝为亲谋利的果断,如悬崖边勒紧缰绳,毅然决然。在当今社会,董必武先生这种克己奉公的品质,更是弥足珍贵。当审计利剑刺向利益藩篱的时候,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只有把内心澄澈的守住,才能不为外界的干扰所动摇,让违法乱纪之人无所遁形。
在新时期的审计战场之上,廉洁自律是比枪炮更锋利的武器。因为六角钱,董必武在检讨书中曾写下:”党的经费来之不易”,这是审计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当我们面对诱惑时,不妨仰望星空,那里有无数审计前辈用清白架起的道德丰碑。
智启未来开新篇:
烽火连天中,中国审计制度的雏形在华北财办起草的《华北财办规程》中孕育而出。审计技术的革新始终伴随着文明的进程,从纸质账簿到云端数据,从人工审计到智能分析。当年董必武构建的”三级审计体系“区块链技术为资金流编织天罗地网,而现在,人工智能为风险预警装上智慧之眼,审计工作正在一股数智化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站在“两个100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审计文化传承又多了一个新的维度。当我们对农田水利项目进行无人机航拍核实,当民生资金流向实时监控在大数据平台上,董必武“以民为本”的审计理念在科技赋能上大放异彩。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数字化时代让红色基因焕发出新的活力。
合上厚重的历史册页,耳畔仍回响着董必武在华北财经会议上那句“财经工作要为战争和人民服务”。审计事业的星河永远闪耀着这样的光芒:既要如绣花般精细守护民生底线,又要似利剑般锋芒毕露捍卫制度尊严。当新时代的审计人擎起这盏传承之灯,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答卷。
 
作者:沈玉 戈畅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审计(天衡)2401
发布时间:2025-03-22 阅读:6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回顶部 爱开大学生网© 鄂ICP备2022010258号-10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