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红色审计精神启示
审计人物心得:洞察与反思
张震原名张见生,养父给他改名张祖寿,童年的张震对精忠报国的岳飞非常佩服,岳飞的儿子都是“雨”字头的单字,所以给自己改名为“雨”字头的“震”,表示要学习岳家父子的坚强意志和报国精神。在他今后的战争岁月中展现的英勇风范,无不履行着他对自己的期望与要求。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物资紧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审计为抗战时期物资合理分配,抗战胜利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震就是众多做出卓越的审计方面贡献的人的其中之一。了解了他的生平之后,会发现他在抗战期间不仅在前线做出了许多贡献,他在后方,在审计领域同样有很多成就。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但是随后,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出现了“浪费公粮和乱用钱”的现象,甚至出现“携款潜逃”的事情。因此,为整治贪污浪费的现象,新四军在1941和1942年着重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1941年4月7日,新四军华中军分会发出通知,决定在军政党委员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开展审计工作。军分会通知发出后,各级审计委员会相继成立。张震曾任淮北审计委员会副主任。许多事情的从无到有,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艰难险阻,但张震等人依然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实事求是,保持廉洁作风,最终成功整治腐败现象,为抗战胜利提供坚强后盾。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社会改革,还是学生想要洗心革面认真学习,都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有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
1970年1月,张震被下放武汉钢铁公司近一年,同年12月调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71年1月,出任葛洲坝工程指挥长兼政治委员。他坐镇建设工地,率领军队与地方数万名建设大军,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排除文革动乱干扰,专心建设大坝。他以身作则,和大家一起住工棚,吃咸菜,啃干粮,参加劳动。坚持不盖办公楼,不盖招待所,不送礼,不收礼,把钱全部用在了工程建设上。张震在葛洲坝工程指挥部一整年,为葛洲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身为领导,他清正廉洁,严格要求自我,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绝不贪污腐败,杜绝浪费现象。他心中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安康,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从张震身上我们看到了,英勇奋战,清正廉洁,深入基层,一心为民。他是一名优秀的领导,是一名英勇的战士,是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我们要从他身上深挖优秀品质,反思己之不足,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
作者:李慧 陆涵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审计(天衡)2401
发布时间:2025-03-22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