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红动齐鲁·新农人调研团调研日志 青岛城阳篇
今天,我前往了城阳区夏庄街道的西黄埠社区,对该村的胡书记进行调研采访。
胡书记是一位精神矍铄的党支部书记,他与我先进行了几句寒暄,我了解到现在的西黄埠社区农业发展以桃树种植为主。而此时正值桃子多销的时刻,我向他表达了我的疑惑:除了村委会门口有几家摆摊卖桃的老奶奶,路上很少有小贩了。
胡书记笑着告诉我,村里已经从线下为主的销售转变为电商销售了。“现在很少有青年人在家务农,但是他们对我们的农业发展还是至关重要的。”村里有青年人组建电商联盟,在网上直播一上午就能卖出数以吨计的桃子。这些桃子或以空运的形式运走,或者是当地年轻人配送到家。我惊觉农业的附加产业链也已经由年轻人运转起来了,这些新型方式也极大的促进了销售的效率。
访谈中,我了解到社区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有打扮朴实的老农民“土专家”和青岛农业大学的大学生走入党群服务中心的交流站,定期讨论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他们有时会发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争论,也有互相解答疑难困惑的时刻。他们常常成为“忘年之交”,土专家给年轻人提供理论研究的补充,也从中学到了增产除害的科学方法。
经过这次访谈调研活动,我对新青年在乡村农业生产扮演的角色刷新了认知。原来新的乡村青年培养模式也是建立在新产业、新产业链的基础上的,年轻人拥有更优秀的创新意识、更强的学习能力,为农业技术发展、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更重要的是,乡村振兴仍然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也要有走进乡村,深入乡村的能动意识。时刻怀有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时间:2022-08-30 作者:山威·红动齐鲁 来源:山威·红动齐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