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深入了解双减政策,到实处真切感受社会百态


少年强则国家强,一个时代的发展使命,最终都会由我们的下一代来承担,而重视他们的教育,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打好了坚实的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近年来,不仅是教育培训机构在各路资本的支持下走出了一条“星光大道”,赚得盆满钵满之余,“内卷”之风气同样向家长和学生渗透,教育行业乱象频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困境,而农村地区的问题尤为突出。基于此,曲园学子“政研双减”团队全体成员利用暑假返乡时间深入了解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落到实处去体验和感悟社会百态。独生子女管的严,多个子女没时间现阶段,我国独生子女的人数较多,会存在一些“特殊”的现象和问题。在农村,独生子女人数虽然也逐渐增长,但是依然会有较多的多子女家庭。因此,实践团队重点关注不同家庭结构之间的教育现状和双减政策的落实困境。在对独生子女的家长刘女士访谈时,她表示:“我和他爸两个人就这一个孩子,肯定就非常重视他的学习。我管(孩子)还是比较严的,现在小孩身边太多诱惑了,这些电子产品对他们影响太大了,我都是严格控制(看电子产品)时间的”,另外刘女士还表示,“我肯定是希望他能考一个好大学,能继续深造也可以,反正我和他爸就他自己,肯定尽全力供他(上学)”。通过整个访谈,就能感受到刘女士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也比较严格。而在采访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的张女士时,可以感受到她的“偏佛系”教育风格。张女士家的三个女儿里,有两个考进大学,一个辍学外出打工,家里平时只留下上初三的小儿子,由于张女士家里做一些小生意,基本上没有时间对小儿子的教育有过多关注。张女士说:“我和他爸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啥时间管他,而且我儿子很慢性子,能考上大学我们都很知足了,我和他爸经常被气的不行,但有时候想想他的几个姐姐都走出去了,把他留家里做个伴也挺好的”,言语中透露着一点无奈。通过访谈,团队成员也感受到了独生子女家庭和多子女家庭面临的教育困境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可以说家长都是希望孩子可以接受好的教育,取得好的成绩,只是受限于实际,他们采取的行为方式不同。
时间:2022-07-23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 山东理工大学寻幽古村落,探小黄古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