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展趋势及防控措施了解程度的成因研究之对策
1.拓宽宣传途径
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及时转发中央、省、市、县主要新闻媒体的关于严防境外输入的重点稿件,在镇中心、路街面、村(社区)、复工企业、渔港码头发放张贴宣传单等方式,在全镇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同时,积极拓宽举报渠道,奖励和发动群众举报监督。
组织走村入户宣传。组织干部发动各村(社区)党员、村民小组深入辖区内走访入户,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巿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市委宣传部要求及时更新播报上级疫情防控文件要求,各村(居)委会要确保广播正常播放。
借助各类平台宣传。要运用好各个平台进一步加强有关病毒知识、防护知识的健康教育普及宣传,利用“半岛”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宣传疫情输入风险,严防死守,全力防控,切实筑牢“五道防线”。通过张贴公告、发放传单、社区广播,面向做好公众防范肺炎疫情知识普及、最新工作部署。充分利用好宣传车、LED显示屏、宣传栏等载体张贴悬挂,24小时不间断播放滚动严防境外输入宣传标语,做到随处可见,人人知晓;各村(居)委会要结合本社区实际,原则上每个社区小组要建立居民微信群,实现微信群全覆盖,村委会干部要及时将省、市和市的疫情防控重要公告和文件转发至各村小组微信群中,确保在家和在外人员全覆盖;镇宣传线将按照市委宣传部要求为各村制定宣传横幅,并悬挂在本村主干道路上,同时要安排人员在每个社区委员会小组书写至少5条以上宣传标语,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也将不定期的发放宣传单,各社区要及时张贴和发放到位;工作人民定期召开防控会议,以社区内防疫政策了解薄弱人群为切入点,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等形式加强老人儿童的防疫印象。
同时学校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向学生、家长宣传相关政策制度,推送或发放有关宣传信息到每个家庭,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加强协同联控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政府应与各地企业、学校、社区联合协作,形成“以政府为中心,统一调配、多方协作”的治理模式,力争实现新冠紧急治疗、疫情全面控制的目标。局部疫情反复的常态化防控阶段形成了“以多元主体为中心,平等参与、多元自主”的协同模式实现了新冠的全面有效防控和治理。
治理模式呈现出自上而下单向的“以政府为治理中心,多元主体协同配合”的特点。由于疫情的突发性,防疫容易呈现松散化、无序化,此时人民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具体防疫采用“人工表海”战术。常态化阶段的目标转向内防外禁和全民免疫,治理模式呈现出全方位双向互动的“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多元合作自主协调”的特点,无锡市内的防疫逐渐系统化、有序化,各社会主体进一步拥有更多自主治理权利,具体防疫操作转向数字化。但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迫性、高危险性、局部突发性和阶段差异性要求无锡市必须迅速从白热化阶段转型,进入常态化防疫阶段以应对更加多变的国内疫情局势,在其具体的转型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 阶段的差异性(表1)进行组织地位、运作模式、治理目标的转变。首先是组织地位的转变。 白热化阶段是政府强制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防疫,政府的地位在全局中心位置,自上而下的统一调控高效减少了市内社会动乱,降低了新冠肺炎死亡率及其社会影响。常态化阶段则强调对疫情做出有效判断和机动治理,多元主体必须处于平等位置,加强主体间的紧密链接,实现各主体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的转型过程,提高社会治理益。其次是运作模式的转变。 白热化阶段是迟钝的人工表单过程,纸质化人工运作呈现低效、高成本的特点,信息传输中出现失真、延误现象。常态化阶段为了更准确、有效地对局部突发性疫情做出管理和快速反应,必须实现多元主体的数字化转型过程,有效减少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最后是治理目标的转变。白热化阶段以“新冠救治和疫情控制” 为主要目标,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减小疫情的社会损 失成为多元主体的共同追求。常态化阶段为实现市内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实现从重医轻防到医防并重的转型过程,降低市内经济因病致贫的风险,高效恢复和发展市内卫生经济,全面维护人民的幸福健康。
时间:2022-08-24 作者:宾诗语 来源:沪光潋滟团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