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网上投稿

“丰碑永在,薪火长传”暑假实践团队调研报告

摘要: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后全新的中国征程的第一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的第100周年,也是我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70周年,必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标注。开启历史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是建党百年来前所未有的重要关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既要充满信心,也要居安思危。而我们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决定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去参观红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会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注入更多养料,从而完成一节高质量的红色教育课,展现我校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以此表达我们对母校的70周年的热烈祝贺。
关键字:大学生 红色教育 南京博物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渡江胜利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了解情况
一、前言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华夏儿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100年来,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的进程中,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却初心不改,矢志奋斗,勇毅前行。古今中外,很少有像中国共产党一样的政治党派,可以为了实现伟大的目标愿意付出一切。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无畏彻底的革命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世界奇迹。
在本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怀着深化红色文化内涵感悟的初心,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为项目主题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非常感激学校能够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可以促进我们近距离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传承与发扬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不惧危难,勇往直前的崇高品质,了解南京市的历史文化,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使我们更加坚定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共同信念。
调研时间:2022年7月2日至7月18号
调研方法:实地考察,采访,问卷调查
参观地点:渡江胜利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博物馆(朝天宫)
调查对象:游客,南京大学生
实践目的:参观纪念馆以提升小组成员的党的意识和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坚定理想信念。调查南京大学生对南京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其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提出我们对促进红色历史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普及的有效措施,展现新时代新青年的风采。
二、实践的原因
(一)
锻炼个人的社会能力。作为00后,我们小组成员大都20岁了,正值弱冠之年,不过现在的我们大都自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对社会缺少具体的认识,而且科技的发展减少了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同时又面临着升学压力和就业焦虑两大难题,使得我们没有充分时间培养和提高必备的社会能力。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把握住学校给予的社会实践机会,在学院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以正确的方式、以真实的自我、以科学的态度去进行这次社会实践,通过实际的参与,我们可以提升成员的认同感、团队协作、有效沟通等社会能力。
(二)
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优秀品质。人人都说0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们认为这是片面的观点。我们并不是不爱国不爱党,更不是温室的花朵,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且文化相互影响的时代,更多的信息意味着更多的思想、更自由的言论意味着更广阔的发言,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表达方式和行为自然与我们的父辈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有一颗对革命先烈们充满无比崇敬的心,我们的社会实践聚焦红色文化,定位坚守初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置身于革命先辈所处环境,体会他们的崇高品质,更好地完善自我价值观,为中国伟大复兴事业贡献自我力量。
(三)
了解红色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为红色文化传播献言贡策。正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的100周年,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先辈们的光荣英雄事迹,弘扬其高尚的品格。同时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延续5千年不间断,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是中国梦实现的文化基础,必须大力宣传和不断凝练精华。通过问卷调研,针对南京大学生,可以反映他们对南京历史文化和南京爱国主义基地的了解情况,并以此为根据提出切实有效的鼓舞大学生主动践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措施。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宣传红色文化,将红色希望播种于华夏大地上。
三、实践内容
(一)前期研讨
  为了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我们在29栋301展开了相关讨论。通过讨论,我们确定了调研的目标,即渡江胜利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博物馆(朝天宫),同时对实践的过程、成果进行展望,并且调查了目的地的防疫要求,进行预约等。
(二)实地调研
 2022年7月3日,我们于下午三点十分左右到达这里,朝天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素有“金陵第一胜迹”之美誉。进入朝天宫后映入眼帘的就是棂星门,我们通过资料得知,棂星门为文庙大门,四柱三间牌坊,面阔15.5米。接着我们依计划前往飞云阁。飞云阁高二层,阁正中悬挂清道光年间举人莫有芝的篆书“飞云阁”匾阁。古人曾胜赞此楼,“钟阜群峰,窥窗排闼。朝烟霏青,夕霞酿紫,如置儿席间,诚奇景也”。最后我们参观了历史展。首先是南京城市史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从远古到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的文物,全面展现了南京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接着通过朝天宫历史展,我们通过“冶城春秋”,“朝天云阁”,“人文掌故”三个单元学习了朝天宫的历史沿革和掌故诗文。经过一系列的视觉盛宴,我们于5点半离开南京博物馆,经过这次实地调研,我们小组深深惊叹于南京市的文化底蕴,尽管经历战争的破坏,但是南京依然蓬勃发展,我们更应该坚持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根,只有我们都相信和坚持中华民族磅礴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实现真正复兴!
2022年7月4号,六人组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我们于上午十点到达这里,一到那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几尊铜像,其中最大的一尊上面刻着“家破人亡”四个大字,一位母亲抱着她儿子的尸体,仰望苍天,痛哭呐喊,我们感到不寒而栗,身体的疲惫已完全被精神的肃穆所笼罩。进入场馆后,一种压抑感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0万的巨大数字 ,这数字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们,南京大屠杀是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的盛世,更要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历史教训。再往里走,墙壁上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照片,无不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有杀人竞赛的,有侮辱妇女的,还有各种各样尸体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触目惊心,直击人类的认知底线。我们继续参观,看到了当年遇难者的尸骨,他们什么也没有做错,可是他们却永远的躺在了这里。于12点左右走出场馆的同时,我们远远看见了一座雕像,上面写着“和平”二字,这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和平的渴望以及维护和平的决心。大屠杀纪念馆里里展示的一张张照片,陈列的一件件的物品,播放的一段段的视频,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犯下滔天大罪最有力的证明,也无不在警示和激励我们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传承革命先辈们的伟大无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播种红色的种子。
下午2点我们六人组又去了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由主馆区、渡江胜利广场、渡江胜利纪念碑、挹江门城楼等组成。我们先去参观了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大型雕塑、沉浸式的场景、经典油画以及口述历史影像。我们接着去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这里的陈列分为“血奋战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奋发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奋勇争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南京实践”、“践行嘱托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四个部分,我们仔细观看这里的文字资料、图片和文物以及相关视频,我们充分感受到南京在党的带领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我们参观了渡江胜利纪念碑。碑座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渡江胜利纪念碑”,背面镌刻毛泽东手迹《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如此的纪念碑仿佛一艘航船行进在滔滔的江面上,不仅象征着渡江战役的胜利,还表达着中国共产党终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到达幸福的彼岸。
(三)问卷调研
在实地调研之后,我们以线上讨论的方式分享了在这次社会实践的体会与感悟,大家都积极参与,各自总结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依据我们的调研主题,我们突出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来检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同时以我们所调研的南京博物馆、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核心,在问卷中设置相关的问题,题目设置有梯度和较强目的性(具体题目详见文末),从而实现较全面检验出南京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情况和其对南京历史文化的了解情况。在发布时我们只将问卷给南京在读大学生填写,经过成员努力,最后在预期时间内得到88份答卷。
 
  • 收获与感想
    这一次社会实践,我们分别参观了南京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我们见过了繁荣的都市,精妙的造物和歌颂美好的诗篇;我们见过了破碎的房屋,人民的呐喊和哭泣苦难的日记;我们见过了奋战的军队,不屈的信念和声明决心的碑文。这鲜活的场景一幕幕的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向往曾经那个屹立于世界顶峰的中国,我们遗憾曾经那个受尽欺辱的中国,我们奋斗于现在逐渐崛起的新中国!
这一次的暑假社会实践,唤醒了我们心中愈发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尽管我们只参观了南京博物馆,但是以小见大,泱泱中华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无疑是宏伟深厚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对内文化自信,对外文化吸引,保持文化的先进性,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之举。这次实践的红色之行,唤醒了我们心中的热血和责任。暗夜中的璀璨的明星,寒冰中的翠绿新芽,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是希望,是救赎,是在沦陷的国土中爆发的红色之光,承载着国人的希望。百年前的艰苦奋进,是为了如今在阳光下笑着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已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一个个血脚印印在历史的台阶上,而如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应传承前辈的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奔流向前。泱泱中华,源远流长,红色文化同样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流淌于血液,焕发于精神。每一寸黄土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都有着许多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值得我们用热血青春擦亮精神底色。
    青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对青年人进行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意义价值观,通过对前辈们无私奉献筚路蓝缕征尘的探访,将中国文化的优良品质传承下去,在心中埋下爱国、敬国、为国的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生生不息阐扬光大,中华文明必将更加璀璨,中国必将繁荣昌盛。
 
五、问卷调研分析
本次问卷总共收录了88份答案, 
根据问卷结果,我们发现多数大学生对中国革命史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有少部分的同学确实认知匮乏,在涉及例如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日记资料、渡江战役解放军参战部队等较为细节的问题,60%以上的同学对此都不十分了解,鲜少完全答对,在采访的五位同学中也没有完全回答正确的,他们普偏认为这类问题过于细节,之前都没有接触过,但是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对于红色革命事件的学习不会仅仅局限于事件的名字和时间,其内容更是重要。不过关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的主题的问题上正确率超过80%,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普遍铭记这一历史教训,敢于直面时代责任,另一方面,再根据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主要是学校活动和网络,又说明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十分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和宣传。不过在南京市历史文化方面调研结果不是很理想,大部分外来大学生对南京市历史文化不是很了解,一般都只是会说六朝古都,而且有较大比例学生都没有去过南京市博物馆,可能是由于社会和学校宣传不足或者学生认为过于无趣,不过若想成为中国梦的坚强追求者和实践者,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必不可缺少的。而且当你对一座城市足够了解,你对这座城市会产生更多的认同和归属感。关于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教育基地观基地的调研,无论从问卷的准确率还是游客采访,大家对渡江战役都是较为理解的,而且问卷调查中也有很多学生去过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他们普遍认为这种党史是英雄的历史,是值得广为流传和歌颂的,是“没有共产党有没有新中国”的真实例证,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和不畏牺牲,换来了如今阳光下的我们。总的来说,所调查的大学生对南京革命史和文化底蕴是总体清楚的,但在细节问题上不够了解,不过部分学生甚至大学二年都没去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其实大多数大学生都认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具有文化传承和思想教育价值,然后实际上部分同学并没有充分开展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并联系自身实际后对此给出了合理缘由:
1.大部分调查对象为理工大学生,高中便不再学习历史和政治,又由于高考压力重,因此无暇顾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历史政治知识方面的学习。
2.现今大学生学业压力大,社团活动多,相比较与此,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重视程度不高,并没有很强主观意愿去详细了解红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部分学生甚至对青年大学习都较为敷衍。
3.即使被要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常常浅尝辄止、缺乏耐心和专注,学习、思考、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
4.全球化使各国文化经济紧密联系,逐渐形成有机的整体,有些中国传统文化不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人们的关联减少。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又进行了一番讨论,在结合了自身的现状后,我们对提高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给出了几点建议:
  1. 要提高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思想上改善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可以多组织红色圣地寻访和文化圣地寻访,令大学生亲自体会我国的厚重与历史的沉淀。
  2. 增加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接触时间与机会,在各个高校中,院系都有党支部、党总支等,这些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有效的党史组织活动,通过党史知识竞赛、诗歌朗诵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性与热情,让当代大学生对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 充分借助现代网络媒体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大学生中共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借助现代传媒手段的优势,为大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的知识提供新的途径。例如,在大学生们经常浏览的视频网站(B站、抖音)上发布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美视频,吸引大学生注意力,增进爱国主义学习的自觉性。
  4. 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趣味性。可以制作小游戏或趣味短视频,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学习革命先辈英勇事迹和继承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结束语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打破了坚冰,今天,用火炬照亮征程。“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将在新的百年里继续带领中华民族撸起袖子一起干,而我们作为祖国的生力军,我们应将历史作为精神的教科书,细细研读,牢记初心,不忘使命,让梦想之火在华夏大地生生不息,使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展现我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时间:2022-08-26 作者:”丰碑用在,薪火长传“实践团队 来源:实践调研 关注:36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寄青春”赴山东济南社会实践总结
  • 村民对此次宣讲给予了一致好评,认为本次宣讲给村民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通过此次宣讲,我们也对自身的认知水平也有了更明确
  • 社会实践总结
回顶部 爱开大学生 鄂ICP备18031345号-3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