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疯子”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听家长说过这句话:“那谁是精神病,疯子一个,你千万离他远一点!”因此在很多人心里,精神障碍患者也就与“疯子”画上了等号,并戴上了“速速远离”的标签。
一项于2019年开展的调查显示,认为“精神障碍患者无社会价值”、“精神障碍患者常有暴力和攻击行为”、“应该回避精神患者”的人数均超过三分之二,可见大众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普遍印象。事实上,精神障碍分类多样,精神障碍患者也没有大众眼中那么可怕,但人们的消极印象却造成了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康复、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生活的巨大障碍。
大众的歧视从何而来?
人性的必然反应:从人性的角度分析,社会歧视产生的因是认知者群体与认知对象的明显差异及人的排他本能。
精神障碍知识的缺乏:大众往往不能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对精神障碍患者产生成见,认为患者是可笑的、无能的、有暴力倾向的,导致了对患者的歧视和排斥。
标签效应:人们往往根据对精神障碍的消极认知给精神障碍患者贴上“标签”,将患者从一般人群中划分出去,由此产生贬低和歧视。当公众普遍采用贬低或歧视的态度看待精神障碍患者时,患者便会将外部的负性态度内在化,感到羞耻或相信自己与别人不同,形成“病耻感”,进而引发一系列消极影响。
再社会化不完善: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的整个阶段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精神卫生机构将精力主要集中于医学方面的治疗,而忽略了帮助病人重新建立起完整的人格及行为模式,使患者出院后难以适应社会,受到更多的社会歧视。
精神障碍患者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我们通常难以想象,毕竟这是普通人的盲区。现实生活中,普通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态度大概分为一下几种:歧视与远离,淡漠与无视,无知但同情,陪伴并关心。然而真正关心并做到陪伴的人是很少的。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19年,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包括全球14%的青少年;自杀占死亡人数的1/100以上,并且58%的自杀发生在50岁之前。这一令人震惊的数据表明:精神障碍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往往遭受污名化和歧视,被边缘化,甚至人权受到侵犯。
如何打破大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刻板印象?
加强公众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减轻患者的病耻感;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精神卫生健康知识的宣教,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健康防治的能力;利用媒体的正向引导力量,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正确对待患者, 接纳和关爱患者。
增加与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沟通:鼓励社会公众增加与精神障碍患者的平等交往与接触,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求,增进对患者的了解。精神卫生从业人员应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构建包括患者的家属、好友、同事、邻居等在内的社会支持网络,让患者们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的善意。
提高精神障碍的诊疗及护理水平,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强精神障碍的社区卫生服务,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护理,让人们认识到,精神障碍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治愈的,精神障碍患者并没有传言中那般可怕。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对出院后患者的随访及健康指导,减少其复发,让他们尽快回到正常生活。
完善精神卫生相关法律,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作为社会成员,他们的合法权益理应受到保护,完善精神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会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
给精神障碍患者多一些善意吧,他们原本就不是“疯子”。
时间:2024-02-29 作者:司牧冉、董冠峥、曹学飞、韩浩盈陈馨蕊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