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师学子三下乡——走访调查老人所愿,让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传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精心谋划、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同样要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实践队员们有义务有责任把青春融入到祖国发展事业中,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曲阜师范大学“译路繁花,情暖夕阳”实践队队员,在暑假期间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从老年人的角度看待养老问题,寻找新时代养老问题新路径、新方法。2023年7月10日,实践队员来到河南省鄢陵县的一个小村镇——卢庄村,开展实地走访调研。
卢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农业是村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考虑到这一点,实践队员选择在下午四点钟开展走访调查。夏季天气炎热,村民们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出门到田地中耕作。实践队员在通往田地的水泥路上等待,果然遇到了很多准备出门耕种的村民。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村民。邢畅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村民。邢畅 供图
采访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村里老年人比较关注的方面有农业问题和孩子教育问题。老人们告诉实践队员,他们的老年生活长期两点一线,在田地和家之间往返。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田地为伴。尽管现在是农闲时节,他们仍然不到6点就起床,赶在中午升温之前在地里打除草剂、浇水、拔草等等。直到10点钟左右才会陆续返回家中,等到下午4点钟左右余热散尽又继续到田里做农活,一直到7点钟左右天色暗沉才会返回家中。
尽管如此,老人们对家中孙辈的教育也十分关注。他们希望自己的后代可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可以不用继续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同时担心乡村基础教育的相对落后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希望孩子能够享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当实践队员问及老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描绘时,村民们笑得腼腆又淳朴:“啥希望,多挣钱呗。”
通过这次面向老人们的采访,实践队员感触颇深。在乡村,老人们消息相对闭塞,对政策方针的了解多来源于青壮年的口口相传,认识不够全面、准确。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应该进一步向基层、向农村延伸,让二十大的精神政策在基层深入人心,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老人们虽年迈但仍发挥着余热,为农业发展做贡献,任劳任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使辛苦仍然对生活抱有崇高的热情,向往着更美好的生活。这种刻在骨子里的美好品质令人动容。实践队员们的实践活动要更进一步深入群众,在充分弘扬老年人吃苦耐劳传统美德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爱老、敬老氛围,让二十大精神内容在基层扎根传播。
时间:2023-08-16 作者:邢畅 来源:“译”路繁花,情暖夕阳实践队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曲师学子三下乡——走访调查老人所愿,让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传播
  • 盛夏相见,躬行此身
  • 阔别一载,盛夏相见;蝉声聒噪,心绪萦纡。遗忘总是在夏日的晴空中拽着思绪要飘走,我心中战栗,生怕回忆在日头下的忙碌中被抽离,我急
  • 社会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