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学子三下乡 |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听党与延安的故事

西外学子三下乡 |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听党与延安的故事
      2022年7月23日,大暑刚至,陕北延安,我们来到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听党与延安的故事。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的陈列玻璃窗内,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时的延安,活脱脱一个穷乡僻壤里的乡村图景,裸露的黄土,土泥砌成的房子,大旱如恶魔般降临这里,草木枯死,百姓没有食粮,饿死的饿死,上吊的上吊,甚至还有掠夺强取。回到现实,老旧的遗址外,是林立的高楼,喧闹的车水马龙,恍惚间如早已换了人间。
      我们常说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听完讲解员的讲述,我们深刻地明白了这句话的原因。1935年,党来到延安,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设置参议会,促进民主的发展;举办双优活动,军民一心,形成团结友爱的画面;发展经济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发展。我们的党像神明般降临,为延安带来生的希望。
      在抗战年代,延安与我们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1935年到1948年,这片红色热土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峥嵘岁月,见证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并孕育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延安成为中国红色精神的源地,是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总后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积蓄力量,为抗日战略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主席曾这样描述延安:“延安是两个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这句话如今也深深地印在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的墙上。
      实践出真知,理论学习完毕后,在讲解员引导下,我们参观了当时西北局的实物、图片、绘画、文字和雕塑等,聆听了几十年前的风云故事,领略了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作风。 
      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承载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革命先烈们的精神应永被世人铭记。作为新青年,作为团员,我们应听党指挥,跟党走,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终身。
 
 
 
 
时间:2022-08-23 作者:西安外国语大学 王思涵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西外学子三下乡 | 南泥湾精神永流传
  •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们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
  • 社会实践心得
  • 弘扬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
  •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2022年8月3日至8月9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不忘‘苯’
  • 社会实践心得
  • 安徽学子三下乡:重温历史,体味文化
  • 为了深刻了解安徽悠久的历史,感悟和学习先辈们敢于行动的精神,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合肥党史学习实践队于8月2日抵达并参观安徽名
  • 社会实践心得
  • 高举队旗跟党走,乘风破浪研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