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劳动创造美,致敬劳动者

    2022年8月3日,我和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实践团队赴三下乡,来到阜阳市临泉县,在这人群众多、商贩遍野的地方,我们偶然碰到一家馒头店,来了一次志愿服务之旅,体验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
    这是一家私人馒头店,没有其他的服务员,只有一对中年夫妻和他们的儿子和儿媳共同经营。对于这种人员组合,无疑是充满温暖和欢乐的。阿姨和叔叔都非常和蔼可亲,也非常热情地欢迎我们来体验做馒头的劳动日常。在这一日的劳动旅程中,有汗水,有欢乐,也有收获,我们共同体验了做馒头,打包等过程。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更加在心底尊重每一位劳动者。    
    通过劳动,我的精神觉悟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尊重劳动是基础和根本。劳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劳动创造了世界,甚至创造了人类本身。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价值这个概念对于我而言,本是一个模棱两可的事情,但是经过这一次的劳动体验,让我非常清楚的知晓,价值是可以通过个人劳动创造出来的。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充满了劳动,我们吃的每一口饭,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和生产出来的。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为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劳动者为我们这个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劳动。
    我国十六大报告也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是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劳动还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尊重脑力劳动就是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人类智慧文明的结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必须依靠知识依靠劳动。我们要紧随时代,精工博学,做到勤于学习,敢于实践。为我们自己,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积累知识,积累力量。在体验劳动的同时,我发现,店里的大部分馒头是由机器制作出来的,只有一小部分的花卷、糖包等由我们亲力亲为。不仅让我感叹人们的生活进一步得到提高,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便利。不愧说“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生产,推动社会发展,并且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需要脑力劳动者去创造、体力劳动者去实践共同完成。
    实干兴邦。致敬劳动者,不仅需要继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而且需要我们用实践行动尊重劳动者。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一员,我们是国家的希望,是创造明天光辉历史的接力员。我们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其次外化于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传播者、践行者。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从点滴小事做起,实实在在的将劳动精神落地落小落实。在生活中,不管是对于学习还是对于劳动,我们都要尽心尽力,秉力而行。让自己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体会它本体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在劳动中成长。
时间:2022-08-01 作者:王云婷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一起云支教,生如夏花,花开不败
  • 在一起云支教宣传组这段时间里,和支教小伙伴们,和小孩子们共同成长,这些必将成为我们的独家记忆。支教小伙伴和这些小孩儿以及予以帮
  • 社会实践心得
  • 走进陈疃镇,聆听乡村振兴故事
  •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
  • 社会实践心得
  • 山东学子三下乡: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形成产业链,实现企业、乡村、农民三者联合
  • 以陈疃镇为例,思考乡村振兴
  • 青研团的成员们,一是与当地的老党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二是走访了当地的居民,三是在本地游客招待中心切实地体验了蓝莓产品的美味
  • 社会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