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而信阳新县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2022年6月13日,我们洛阳师范学院暑期实践队为了学习党的历史、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标志建筑英雄山研学,通过深入了解新县的英雄山,我们真切的体会到如今社会的繁荣,正是革命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虽然历经困苦艰难,却依旧在那个最黑暗的年代坐着追光明的事业,这也将激励我们新时代青年去谱写奋斗。
八面红旗,高高飘扬。在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对面的英雄山上,“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巍然矗立。红旗飘飘,正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大别山最真实的写照。
位于大别山区的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开国将军。
2019年,习主席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别山人民一心向党,在血与火的抗争中,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红色奇迹;大别山精神激励着后来人坚定信念、团结奋进,将先烈为之奋斗和牺牲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八面红旗,高高飘扬。在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对面的英雄山上,“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巍然矗立。红旗飘飘,正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大别山最真实的写照。
历史造就了大别山精神,时代需要大别山精神。共产党人、革命军人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既登高望远、从容不迫,又脚踏地、只争朝夕,必定能夺取新的胜利、创造新的辉煌、成就新的伟业。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伟大的斗争实践中孕育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宝贵思想和文化财富。红色精神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传承性的特征。大学生主动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树立崇高理想、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我们要象革命先辈那样,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实践中把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落实到我们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干秋万代永不变色。
第二,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但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党组织的先进性。
第三,要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