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实践队以烟台市莱山区大山后村为中心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下午三时实践队来到大山后村,随后开始与村委会干部对接工作。通过与村委会干部交流得知该村村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有井水、自来水、纯净水三种水源,随后实践队员在村委会里对自来水和纯净水进行了取样收集。随后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队员们在村中进行了走访,对村民进行了采访调查。队员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得知,村民的日常饮用水是纯净水,而村民家中的井水和自来水仅作为日常生活用水不作饮用。根据村民叙说,井水和自来水的水质比纯净水较差,口感也远远不如纯净水,因此村民将纯净水作为日常饮用水。随后实践队员又到村民家中对井水和自来水进行了水样采集。大山后村背山面水,辛安河在村口滚滚东逝。在村民口中得知辛安河作为村里土地的主要的灌溉用水之后,实践队员现场对辛安河进行了水质调查,并对河水进行了水样采集。
结束了对村民的采访和水样采集后,实践队员回到村委会办公室,接着对采集来的水样进行了电解、试剂和TDS值的检测。通过测试结果可知纯净水的离子浓度较低,而井水,自来水的碱性较大、金属含量较大。随后实践队向村委会负责人汇报了水质检测结果。
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在新冠疫情肆掠全国的情况下,中央仍于2020年2月5日如期颁布2020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国家对农村发展建设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要了解农村饮用水的痛点、难点,从而推动农村饮用水的发展。“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全面完成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保障供水安全,推进城乡一体化,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的一环,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乡村振兴,振兴的不仅仅是乡村经济,更重要的是乡村环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无疑是乡村环境的重要一环,更是村民的生活安全保障。乡村生活用水来源广泛,包括江河水、水库水和山泉水等来源,但是水质在浊度和色度方面相对较差。再加之对生活供水处理工艺过于简单,进出水口缺少水质监测,使得乡村生活用水水质难以保证,大大降低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乡村的生活用水的水质问题无疑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