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红色故事 赓续精神血脉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推进党史教育、党史学习更深入群众,2022年8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成员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胜利社区进行问卷调查活动,开展以“讲述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诞生了众多的故事:“真理的味道有点甜”“半条被子的温暖”“军需处长的棉衣”“三千孤儿入内蒙”等,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背后是一个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的现实反映。要更好地学习党史,赓续血脉,必须要重温这些故事,品读其中的荡气回肠,感悟其中的初心使命,继承其中的红色基因,传承其中的信仰之火。为更加深入的学习和传承红色精神,实践队员决定前往社区内党员家庭中聆听上一辈的红色故事。
走进红色历史,聆听红色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垦利区也就是当时的垦区是中共山东分局清河区党委和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建立的清河区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垦区抗日根据地。实践队员走进社区党员家庭中,听家中上一辈老人讲述他们那个年代的红色故事。老人家饱含风霜的声音将那段沧桑岁月的故事娓娓道来。刘其人,山东省荣成县人,清河、渤海抗日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1941年8月26日,刘其人同许世友、杨国夫、马千里等率三旅大部第二次进军垦区,这次进攻歼灭了数股土匪武装,解放了垦区全境,在后来的反“扫荡”期间,刘其人带领部分后方机关和部队坚持内线作战,开展了著名的麻雀战、地雷战、袭扰敌人。历史看到了英雄的胜利,却难以想象胜利背后的艰辛。老人又补充了,刘其人他们被敌人围赶到沿海滩涂地带,喝咸水吃野菜,在荆林、草丛中与敌人周旋,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啊,没有当时的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们。”讲到此处,老人不禁感慨道。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刘其人奉命率领一个旅,挺进东北,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7师政委,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中南军政大学副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其人遭受迫害,于1974年1月含冤去世。“他是个好人,后来他走了以后,我们这儿的人还都记着他哩。”老人说到。
在非常艰苦的革命年代里,无数革命先辈宁死不屈,抛头颅洒热血,以铮铮铁骨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用生命捍卫和追求理想,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老人告诉实践队员,“不止共产党员,那个时候所有中国人,不管什么身份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敌人赶出我们的国家。”在艰难的岁月里,党政机关与垦区人民一起坚持反“蚕食”、反“扫荡”、反“清剿”等极其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大规模发动、组织群众团结作战,组织开展大生产开荒种植粮棉油支持抗战,实行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等等,让昔日沉寂的黄河口旧貌换新颜,让穷苦的垦区人挣脱日寇铁蹄蹂躏,过上了无压迫、无剥削的好生活。老人笑着跟实践队员讲:“那个时候生产的多,还给别的地方支援。”当时垦区生产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生产的棉花、粮食、油料、食盐等,不仅满足了清河的军需民用,还大量支援了胶东、鲁南等抗日根据地。垦区也因此被誉为鲁北地“小延安”,为清河区、山东乃至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地历史贡献。“当年,我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今天地好日子,现在我们不仅吃饱了、穿暖了,还住上了楼房,生活越来越好了。”老人动情地说道。最后,还特意嘱咐实践队员要好好学习。

红色故事是跨越时空的种子,直抵人心,润物无声。聆听刘其人的故事,通过身边鲜活生动的革命历史,为实践队员上了一堂教育意义深刻的“党课”,使实践队员更深入地了解过去的历史,懂得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故事滋养心灵,砥砺使命担当,是革命先辈的精神写照,是弘扬红色基因的精神食粮,理应让更多人通过鲜活的红色故事,了解那段用血与火熔铸的历史,重温那段历史记忆和光荣岁月,聆听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斗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满怀信心买进新征程。
 
时间:2022-08-21 作者:王旭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红船筑梦实践队 关注: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 寻访革命足迹 坚定理想信念
  • 曲阜师范大学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为了了解先烈事迹,追寻革命足迹,参观了冀鲁边革命纪念馆,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风
  • 社会实践经历
  • 聆听红色故事 赓续精神血脉
  •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推进党史教育、党史学习更深入群众,2022年8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成员来到山东
  • 社会实践经历
  • 山东大学寻骥社会实践团队实践经历
  • 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乡镇教育情况,透过现象和数据分析河南省乡镇教育面临的问题,推动乡镇教育的发展,我今天下午采访了一位
  • 社会实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