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革命足迹 坚定理想信念
曲阜师范大学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为了了解先烈事迹,追寻革命足迹,参观了冀鲁边革命纪念馆,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风雨历程,受到了深刻的革命教育。
进入纪念馆,每一个模块都标有许多革命先辈的事迹,他们或智勇双全,他们或不惧生死,但是每一个都给人许多触动。我认真的看了这些革命烈士保卫家园,保卫祖国的英勇事迹,并且看到了保存下来或者用模型建造的他们使用的枪刀大炮等武器,以及俘获日军的各种物品,脑海中浮现了电视剧中一幕幕革命先辈不畏生气,浴血奋战的场景。让人热血沸腾,给人无限感慨!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个共产党员名为杜子孚,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在两个模块里都有他的英勇事迹。他是血染四柳林的抗日英雄,是铁骨铮铮显本性,为国杀敌争光荣,枪林弹雨不畏险,血沃沙场傲苍生的革命烈士。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联络进步同学,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4年考人天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杜子孚受到进步教师和革命书刊的影响,思想更加倾向革命,并开始从事中共领导的秘密活动。
1937年9月18日,日军占领杜子孚学校所在的泊镇。为了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杜子孚投笔从戎,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中去,并光荣地加人中国共产党。后受冀鲁边区工委的指示,同年底在杏行村筹建南皮县战委会。不久南皮县战委会正式成立,杜子孚任战委会主任。他所到之处,埋头苦干,在艰苦险恶的条件下,领导当地军民积极开展武装斗争。1942年夏,日军集结重兵对冀鲁边区进行大规模“扫荡”。为了粉碎日军企图消灭抗日根据地的狂妄野心,冀鲁边区军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扫荡”作战。6月18日,杜子孚与1专署专员石景芳率领地委、专署机关干部和警卫连百余人,经与敌周旋转移到东光县大单家村。同日晚,侦察得知,日伪军3000多人向冀鲁边区的宁津、鬲津、东光、南皮四县交界处进行合围。杜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了突围方案,组织突围。次日拂晓,3000多名日军对单家村实施“铁壁合围”。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杜子孚镇定自若,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奋力拼杀,冲出村子。而后,当他率队向见津河方向猛冲时,遭到日军伏兵的堵截。石景芳率部分战士佯玫掩护,杜子孚则带大队向西北方向边打边撒。部队撒到东光县四柳林时,子弹打光。杜子孚率领战士们冲向敌阵,同日军展开了殊死的白刃格斗。拼杀中,杜子孚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6岁。
其二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萧华,是一名优秀的解放军开国上将,也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萧华军旅生涯中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历任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委员、甘肃省委书记等。他还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同时萧华所著的《长征组歌》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通过寻访纪念馆,我想我们必须鉴定理想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怕苦不怕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时间:2022-08-21 作者:杜胜慧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红船筑梦实践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