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孙莹莹)2024年7月17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七彩青春,阳光“童”行志愿服务队在新杭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活动,将甲骨文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带入课堂,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志愿者们精心策划了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趣味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甲骨文的起源、演变及意义,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猜字游戏中,志愿者展示了多个甲骨文字形,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猜测出对应的现代汉字。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甲骨文字形的认识,还体会到了古人造字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次“三下乡”文化传承活动不仅让乡村的孩子们在趣味中学习了甲骨文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志愿者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为乡村教育的改善和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这些孩子们能够借助知识的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志愿者介绍甲骨文相关知识 王梓仰 摄

图为志愿者进行甲骨文字形解读 尹闯 摄
图为学生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王梓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