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泼墨,文化心传

在初夏的微雨朦朦下,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志愿者们将知识带向乡镇基层,用心书写着每一位学子的希望与梦想,在山清水秀的新杭镇里,一场别具特色的支教活动正悄然展开。7月15日,安徽理工大学“七彩青春,阳光‘童’行”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三下乡”支教活动的新课程,旨在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到基层乡镇,点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光。今日的支教活动中,支教团队开设了毛笔书法与文字科普课程,设计了由浅入深的课程内容,向同学们介绍有关文字的历史知识,使孩子们对汉字演变过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融入书法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文化深度。支教队员们希望通过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能够让孩子们学习到书写的技巧,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图为支教队员衡怡宁正在提问小朋友有关象形字的对应简体汉字。王梓仰 摄
支教期间,支教队员不仅教授了书法技艺,更重要的是传递了毛笔书法背后的文化内涵。毛笔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通过教学,队员们看到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在增加,这种文化自信对他们的成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课堂期间,支教队员从基础的握笔姿势、运笔方法讲起,逐步过渡到笔画练习、单字书写,最后尝试简单作品创作,在课程互动环节给孩子们分发宣纸练字帖、毛笔和墨水,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互相学习、交流心得。队员们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书写的作品,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学习氛围。
图为小朋友正在认真练习毛笔字的书写。王梓仰 摄

图为支教队员衡怡宁正在为小朋友们示范毛笔字的正确书写。王梓仰 摄
图为支教队员万振华为小朋友展示以正确握笔姿势进行毛笔字的书写。王梓仰 摄
作者:奚翔 来源:七彩青春,阳光“童”行志愿服务队
时间:2024-08-02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挥毫泼墨,文化心传
  • 安徽学子三下乡:深入历史长河,感悟文化魅力
  • 敬天下老人  扬中华美德
  • 敬天下老人 扬中华美德
  • 为了弘扬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人人敬老爱老,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想美好社会,“棋乐融融”实践团
  • 社会实践活动
  • 厉兵秣马,扬帆起航|尚文青行·政德明治 实践团召开出征讨论会
  • 大河风清,政德廉韵|“尚文青行·政德明治”实践团前往高青县大河清风·黄河廉洁
  • 了解英烈事迹,学习革命精神
  • 为了更好地缅怀先烈,牢记历史,充分利用和挖掘红色资源,志愿服务德威队来到了东营市革命烈士陵园,以便更进一步地了解英烈的生平事迹
  • 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