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队伍从芦苇荡走进实验室
历经两天乡村实地走访和各地水体样本采集,一批带着编号的试管于7月10日下午3时被送往位于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化楼B521实验室进行化验,全程在生物科学院副教授张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完善报告,数据为基。团队成员深知,精准无误的数据分析是向外界展示学院教学成果的良机,更是推动环境保护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身在赭山校区队长郭雨柔早早站在生化楼门口与指导老师张亚对接实验流程和安排。面对团队成员时,她声音清晰而有力,细心嘱咐道:“请大家务必按照实验室的严格规定,仔细整理好个人的着装,确保安全无虞。同时,我们将根据样本采集地的不同,将队伍分为两批,有序进行实验,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精准无误。”
在对样品进行过滤、稀释、萃取等预处理步骤后,郭雨柔一气呵成地完成接下来的测验,为团队开了个好头。“这虽然不是我第一次做实验,但这次体验让我记忆犹新。”直到走出实验室郭雨柔还在兴奋,“这是第一回让我觉得能够把自己学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能够真的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非常值得开心。”郭雨柔笑着说。
在紧张的实验结束后,队长组织大家在生化楼门前拍摄合照,“咔嚓”一声,相机快门捕捉的不仅是笑容,更是青春最绚烂的色彩和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身后电子屏上闪烁的标语“奋进暑假,改变皆有可能;奋进暑假 实干成就非凡。”正是这群少年真实的写照。
在这个暑假,少年们从芦苇荡走进实验室,不仅完成了自然与科学的相互交融,更实现了学与用的双向奔赴。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时间:2024-07-11 作者:吴婷婷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生科院污水治理本科生调研团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