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南京财经大学“疆禾”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中,对新疆伊宁市克伯克于孜乡“亲青花语采摘园"进行了深入专访。该采摘园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对绿色农业的积极探索,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典范。
亲青花语采摘园位于园艺村,这里气候适宜,土壤条件优越,特别适合发展新型农业。采摘园老板介绍,园内目前种植面积达70亩,主要分为研学蔬菜区和玫瑰区等。其中,研学蔬菜区是伊宁市第二十四小等30多个学校的四季农耕认领地,供学生们研学秋季采摘。

在种植过程中,采摘园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除草是一大难题,由于不能打除草剂和农药,每隔一天就需要人工除草,每天都有两三个人在地里忙碌。此外,春天和初秋的霜冻等极端天气也会对作物产生影响。2021年,一场11级大风刮掉了大棚的塑料,导致车厘子损失达到80万。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采摘园始终坚持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老板表示,他们在拿地时会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农药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地里的杂草,他们使用机器割掉后翻到地里,增加土壤有机质。同时,园内养殖了羊、牛和马,将粪便发酵一年后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58 - 68。目前,他们计划在5年后申请绿色有机认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采摘园未来还有更长远的规划。老板希望通过村委会协调,再拿一块地,申请一些项目,建设暖棚,种植无花果、草莓等适合冬季采摘的作物,以带动冬天的旅游。此外,他们还希望与旅行社达成固定合作,吸引更多内地游客前来,让他们欣赏园艺村50多年的二秋子苹果树,感受这里的特色和人文情怀。

在发展过程中,采摘园也有许多特别的故事。例如,庞中华字帖的创始人慕名而来,并题了一幅字;北京、江苏的一些老干部退休后,也因对二秋子苹果树的情怀,大老远来到果园,坐一坐、喝茶、吃苹果,讲述小时候支边的故事。
采摘园老板还强调,做农业不仅是为了经济收入,更是一种情怀。他原本从事工厂企业,转行做农业后,不断学习,克服了许多困难。他从华中农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学习专业知识,并与当地有经验的老技术人结合,进行实验和探索。如今,他在草莓种植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并能够将育苗出售给周边农户,传授种植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对于未来,老板认为申请绿色有机牌号将使消费者更加认可产品,因为食品安全是现代人非常关注的问题。他表示,自己也在践行绿色农业的理念,园内的菜、鸡、羊等都是自己食用,虽然收入相对较少,但他坚信这是未来的趋势。

南京财经大学“疆禾”团队通过此次专访,深入了解了亲青花语采摘园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为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未来,亲青花语采摘园将继续发挥示范作用,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