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工凌水湖凝结着师生校友们的期盼,于今年四月份正式落成,湖水与周边环境融合,成为校园全新绿肺。在凌水湖边还打造了众多特色鲜明的景观节点,成为校园一抹靓丽画卷。可以预见,凌水湖将成为师生们常去打卡的休闲运动及健康场所,而凌水湖所在的凌水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在少雨季节水量较小,加之上游存在污染情况,势必会影响凌水湖环境状况,所以制定合理的凌水湖环境保护方案十分必要。本报告着眼凌水湖生态环境维护及景观美化改造,广泛收集师生建议,并结合环境专业特长,围绕环境监测、志愿服务及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维护;景观美化;建议措施
前言
五月下旬,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赴凌水湖环境维护及景观美化自主实践团主要于凌水湖开展春季自主实践。实践着眼凌水湖生态环境维护及景观美化改造,广泛收集师生建议,并结合环境专业特长,围绕环境监测、志愿服务及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措施。凌水湖作为大工“海纳百川”的精神象征,必将成为“卓越大工”“魅力大工”“幸福大工”的家园胜境、源头活水。实践团从发放有效调查问卷到实地走访,从专家采访再到数据分析,将第一手经验总结凝练上升为理论,最终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实践背景、理由及问题
1.1背景
《大工赋》云:“夏夜寂寂,听海涛于凌水,幽怀益兴” 。凌水,于大工人来说,是入学通知里的向往,是青春年华里的梦想,是校歌旋律里的音符,更是一生难忘的荣耀。而凌水湖则是大工“海纳百川”的精神象征,必将成为“卓越大工”“魅力大工”“幸福大工”的家园胜境、源头活水。湖水与周边环境融合,成为校园全新“绿肺”。而凌水湖的环境维护及景观美化则关系到校园生态环境的舒适度与大工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底蕴涵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凌水湖美丽景观1.2理由
由于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单一的物质供给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围绕师生心理需求的多样化服务理念已成为高校基建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凌水湖应运落成,其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大型生态系统绿化周围环境,而且可以作为承载校园文化的强有力的载体,满足了学校师生对更舒适校园环境和更浓厚文化底蕴的需求。而凌水湖在满足师生这种强烈的需求同时,既要承受不小的环境维护压力,在美化周边景观上也要更关注。
1.3问题
1.3.1凌水河环境影响
沿岸居民较多,却缺少垃圾回收站,导致大量生活垃圾直接倒入凌水河道,堵塞污染河道。凌水河属于季节性河流,河流量受降雨影响较大,加之上游水库的蓄水作用,造成河流水量小。凌水河的水质及水量势必会对凌水湖带来影响。
1.3.2师生参观影响
大量师生参观凌水湖难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如:产生生活垃圾、拍照时踩踏草坪、灯光影响水生生物正常生长等。团队成员参观凌水湖
1.3.3植物生长要求
凌水湖设有荷花池与莲花池两个池塘,目前正处于播种和萌发的阶段,因此对水质环境有着较高生长要求。
1.3.4生物相互作用
为丰富多样性,凌水湖可能引入更多小动物如鱼、鸳鸯等,需要考虑引入的生物相互之间是否能和谐共处、湖水水质是否长期稳定、湖边垂钓食用诸多问题。
凌水湖的部分生物实拍
1.3.5藻类过量繁殖
不受控制的藻类繁殖会影响凌水湖的美观性和生态平衡,甚至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凌水湖的藻类进行有效监测、控制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实践内容
2.1调研问卷
我们设计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师生对凌水湖现状的看法和建议。问卷涵盖水质监测、生态建设、社团合作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128份,其中有效问卷125份。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能够掌握广大师生对凌水湖的关注点和改进建议。
2.2实地走访
为了深入了解凌水湖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多次实地走访活动。实地走访包括对凌水湖的整体环境、水质状况、周边设施等方面的详细观察和记录。我们在湖边随机采访了多名路人,其中包括校内的同学、老师以及校外进校参观的人员。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收集到了许多一手的、真实的反馈和意见,为后续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2.3专家采访
为了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我们专门邀请了环境学院的田天老师进行访谈。围绕如何藻类生长、水质监测装置以及湖内生物管理我们对田老师展开访谈。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一些科学有效的水质管理方法和生态保护措施,例如通过引入特定水生植物来改善水质,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来实时跟踪湖水的健康状况等。这些专业意见为我们的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采访田老师并听取专业意见2.4资料收集与分析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水质保护、生态建设和景观美化的相关文献和资料。这些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案例,使我们的方案更加科学和可行。同时,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整理,从中提炼出了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
三、对凌水湖未来修建及维护的调研结果
3.1师生去凌水湖频次
有超过七成的同学每周都会去凌水湖边漫步、游览等,其中有超过30%的同学每周去凌水湖的频率在4次及以上。可见,凌水湖已经成为同学们日常休闲、放松的重要去处,也与同学们的生活变得息息相关。
师生去凌水湖频次分布图
3.2同学对凌水湖保护的态度
绝大多数同学(97%)认为有必要对凌水湖进行环境保护;大部分同学(75%)愿意与环保社团一起进行志愿服务来保护凌水湖的环境;在为凌水湖环境保护所做的工作上,大部分同学认为捡拾湖岸垃圾、打捞湖内杂物、清理河道淤泥等措施可行;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在凌水湖设置水质检测仪的重要性很大。
对于凌水湖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图
3.3关于凌水湖景观美化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有必要向凌水湖引入更多的动植物来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关于向凌水湖中引入的植物品种,大部分同学建议引入荷花、睡莲,半数同学也建议引入水仙花。关于向凌水湖中引入的动物品种,大部分同学建议引入金鱼、白鹅、乌龟和鸳鸯等。
关于凌水湖投放植物(左)、动物(右)建议图3.4对于凌水湖生态保护的建议
绝大多数同学(97%)认为有必要对凌水湖进行环境保护;大部分同学(75%)愿意与环保社团一起进行志愿服务来保护凌水湖的环境;在为凌水湖环境保护所做的工作上,大部分同学认为捡拾湖岸垃圾、打捞湖内杂物、清理河道淤泥等措施可行;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在凌水湖设置水质检测仪的重要性很大。
3.5同学对凌水湖保护的态度
大多数同学认为可以设立提醒标志牌、招募志愿者进行监督、增设围挡护栏等。
对于凌水湖生态保护建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