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启新程——“同心团”之妇幼保计院觅高校生命健康教育数字化之光

  山东大学“同心团”成员于寒假期间1月22 - 23日开展了社会实践,走进山西省中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围绕高校生命健康教育数字化,综合运用参观、访谈、问卷等形式,为推动高校生命健康教育创新发展收集一手资料 。

  抵达中心后,“同心团”成员在副主任医师付志荣女士的带领下进行参观。中心配备了AED,应急药品储备充足,张贴着许多贴合妇幼保健需求的急救宣传海报,整体急救设施较为完善,凸显出保障妇幼健康安全的专业度。 访谈中,付志荣女士介绍,中心一直坚持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兼顾基础与专业,不仅涵盖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础急救技能,还针对妇幼群体的生理特点,着重培训如婴幼儿窒息急救、产后大出血应急处理等专业知识。培训模式采用理论讲解搭配实操演练,帮助员工有效掌握急救技能。然而,中心在急救培训推进过程中存在不少阻碍。如专业急救讲师数量难以满足培训需求、培训场地有限、资金较为紧张等。

  在合作交流方面,中心已和当地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立合作,通过举办急救知识讲座、开设急救技能小课堂,将急救知识传授给师生。但目前尚未与高校、红十字会开展合作,不过中心已有清晰的合作意向与规划。

  付志荣女士还分享了对数字化技术在生命健康教育应用中的看法。她提到,数字化技术优势显著,像在线课程、APP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丰富的动画演示、实际案例等资源,能让复杂的急救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但同时也存在弊端,如虚拟演练和现实场景的差距可能导致实际操作的问题。中心曾尝试推出在线课程进行生命健康教育,收获了一定的浏览量,受到部分员工和社会人士关注,然而也有课程互动性不足,学员有疑问时无法及时得到解答等不足之处。

  为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实践团队成员发放了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受访者使用过生命健康教育相关数字化平台,认可其资源丰富、学习时间灵活等优势,但也指出存在技术故障、缺乏面对面交流、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高校开展数字化生命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并期望在平台界面设计、互动功能、个性化学习设置等方面有所改进。

  此次实践,“同心团”借访谈明确机构的培训难题、合作意向和对数字化的看法,并从问卷洞悉大众对相关平台的评价与期待。团队后续将整合信息,为高校数字化转型助力,未来还将携手更多机构,开展多元活动,推动生命健康教育事业发展。

作者:山东大学同心团社会实践团队 来源:山东大学同心团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1-2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关爱老人 传递温暖 灵光爱老院举行
  • 关爱老人 传递温暖 灵光爱老院举行
  • 为了深切关爱老人,"逐日前行"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1月21日至2025年1月26日来到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灵光爱老院开展了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归巢筑梦宣讲团前往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东校开展宣讲活动
  • 情谊满载,欢乐结营
  • 山东大学助翔支教团赴济南市康虹华庭社区“明烛山南”支教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筑梦支教,点亮希望
  • 山东大学助翔支教团赴济南市康虹华庭社区“明烛山南”支教队社会实践活动第四天圆满结束!
  • 大学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