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女孩大概永远不会忘记她的学琴历程,学琴之路带给她的也许不仅是对音乐的喜爱和对艺术的欣赏,其实它更多的教会她,要学会在黑暗的时候看到光明,并坚信,那束光一定存在,且就在不远的地方。
那个小女孩的童年,大概由于天生的好动与对世界格外好奇的心理,拉着爸爸妈妈满世界跑,报了一堆兴趣班,唱歌、舞蹈、轮滑、魔方、羽毛球、珠心算、钢琴……但本着小孩儿三分钟的热度,可想而知,她放弃的态度就像报名时一样的毅然决然,到小女孩6岁时,妈妈让她选出来两三个想要坚持下去的兴趣爱好,小女孩选了舞蹈和钢琴,她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决定给她长时间带来多少“心里阴影”吧。
学琴路上,开始是妈妈陪着她一起还能坚持,随着曲子变得枯燥、练习难度加大,老师对她说,“跨过这道坎儿,等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弹自己想弹的曲子啦!”但这道坎再女孩眼里是不知多高的,慢慢的她开始坚持不下去了,她开始把《意林》藏在琴谱后面,一边看着书,一边随意胡乱触碰着黑白键糊弄每天的练琴时间,成为了周一到周四的常态了,到了周五时间来不及了再疯狂从识谱开始练,但不像任何女孩可以突击取得成就的任何事物一般,弹琴这件事丝毫不给她留面子。周天见老师的时候曲子简单可能还能勉强蒙混过关,但大多数都不是那么幸运,随着老师的批评、练琴的无聊、更不愿意下功夫的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罗丹曾说: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但女孩装着不明白,最后很难想象,再提起钢琴的时候,女孩不愿再向任何人提起那六七年里试着跨过那道坎的时光,因为面对那道在她看来像城墙一样堵在他面前的“坎”,她最终选择了放弃。
女孩长大后,再次看到钢琴时还是会想起那段时光,但她不敢碰琴,甚至很少承认自己学过,甚至在家里很害怕看一眼那个摆着落灰钢琴的地方,是啊,她知道,放弃真的很简单,但是放下很难,有勇气面对并继续开始,可能才是真正迈出成长的那一步。
这个暑假的8月29日,团队中来自艺术学院的键盘表演专业的傅桂清同学收到帮扶学生弹钢琴的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女孩坐在钢琴前,和傅老师交流着所学所感,傅老师对视频内容进行了反馈,并约时间进行了线上视频指导。也许老师的每一句“多鼓励鼓励,其实是不错的”都会是学生坚持下去的动力,收到这条帮扶信息的我内心深处,十分为此动容,多想带着这份责任感,把爱和希望带给每一位学生,把音乐背后的力量带给每一个默默坚持着的人,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与无畏带给每一个正在黑暗中坚持前行的追梦人!
“但钢琴声不是连续的。声音在减弱,慢慢消失。我可能内心一直很向往——不会消失,持续不断,不会衰弱的声音;如果要用文学来比喻的话,就是永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