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以及个人职业自我定位的范围比较广泛,它包括了诸如技能、能力、专业水平,应聘企业的性质、规模,自我薪酬的报价和能够接受的心理价位、应聘职位与本人所学专业的对应性、本人的性格、兴趣、情绪特征等等。在现实中,不少求职者对择业的自我把握有相当大的盲目性,比如,对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工作、适合在哪些岗位工作心里并没有底。即使“瞎猫抓到个死老鼠”,找到了职位,也可能因为自己缺少兴趣或不能适应而再次加入择业大军。于是,就会在个人的职业经历里出现跳槽过多的“不良记录”,从而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在个人职业生涯的旅途中,广种的结果未必能薄收。
我是手机研发人员,2000通信本科毕业。因为我有第三代移动通信(3G)设备的研发经验,有个知名公司要我去作3G系统的开发人员,属技术支持类。待遇是目前的1.3倍。虽然3G比我目前所学技术有前途,但是不知道技术支持的出路如何?搞研发对我而言比较轻松,做市场听说也很有前途,我怕走技术支持之路不保险,现在很犹豫。我想知道,转型做技术支持,究竟有何前途?好像许多中上层管理人员都出自研发和市场,而技术支持的终点还是技术支持?
点评:从理论上讲,行行都能出状元,但不同的行业和工作出状元的概率是有很大差异的。同样的技术工作,研发的含金量比技术支持高。但研发对年龄背后所体现的体力、精力、创造力都是一个挑战,所以,您所掌握的技术,研发的空间究竟有多大?你目前技术的含金量还能维持多久?这都是决定你今天是转型,还是再深入发展的关键。
我建议你去做一个性向测试,测定一下个人特质,如果有做市场的潜力,那你可以往前走,在技术的层面上向市场和管理发展;评估结果如果相反,那就要考虑如何在技术的道路上发展专业性更强的职业空间。是转向技术咨询还是别的,都要结合你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质,再综合你的经验含金量。
锚是船在停泊时用来固定船体的工具,因此,用职业锚来定义个人的职业倾向是十分形象的。它是指建立在工作动机和能力之上的,引导个人的工作经历的自我职业倾向。在这里,“工作动机”和“自我能力”是确立个人职业锚的关键词。如果你所寻找到的工作与工作动机和能力不相吻合,那么你的职业锚就锚不住你的职业之船,就会随处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