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弃,才能向前走
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势必是会有犹豫困惑彷徨的,这很好理解,如同爱上一个人,你深深地爱着他,但是你会每天24小时爱他,持续5年,10年么?在人生的某个节点或某一刻,你也许会问自己,他真的就是我这辈子想找的人吗?梦想也是这样,尽管车轮在梦想的大方向上滚滚向前,但是偶尔遇到些障碍物,你可能也会重新思考方向是否正确。在做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时,你要知道这份工作中,有哪些内容和能力是可以转换到你真正想要做的那件事情上的,然后就充分积累这方面的内容和可转换能力。这样将来当你有机会去做你真正感兴趣的工作时,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了。
守住你的看家“宝”
也许你没打算一辈子靠你的专业吃饭,或许你不喜欢你的专业,但是在当下,你的专业是你与他人相比最大的优势,你要把你最擅长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在你不太擅长却最喜欢的领域去和别人竞争。然而现在很多人却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仅凭热情和理想去和别人竞争。
不要为了逃避找工作而读研
官本位的思想还依然存在于很多人的心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命运,以为研究生一定比本科生更好找到工作。但是在美国情况正好相反,最好找工作的是大专生或者是技校的学生,然后是本科生、研究生,最难找工作的是博士生。这是为什么?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它的特点是企业是要追求剩余价值,追求利润的。
一份工作能用技工做,就不会用本科生。因此,常常在外企招聘时看到这样的情况,你觉得你很优秀,但是人家不录取你,因为你超出他们对这个岗位的要求太多了,叫overqualified,人家觉得没必要,可能还得给你更高的薪水。就算你说你心态好,不要高薪,可以重头做起,但是你可能没考虑到周围的人,你会给别人带去很多压力,人家也许会想,这个博士生干嘛来和我们这些本科生抢饭碗呀。
生活中“走弯路”是必要的积累
现如今,似乎成了一门学科。各种与职场有关的内容,都会问嘉宾:你觉得人生是否是可以被规划的?我个人认为,想有一个成功的规划,并按部就班地去按计划实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计划赶不上变化。年轻的时候,我们很多情况下甚至连自己都掌控不了,何谈掌握周围的环境、变量。我眼中的成长,其实就是个不断增强对自己的掌控能力的过程,这也是成熟的标志和表现;年轻时,我们拥有的资源非常少,所以掌控能力自然也会较弱。所以,成长还是一个获得更多资源、增强对外部掌控能力的过程。
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也是迈向成功重要的一步
什么叫做进步或者成功?不光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才算进步,明确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也很重要。人生就像选择题,选对正确答案有几种方法:直接选对正确的,排除掉错误的,或者绝望后抽签决定。生活中的选择也是如此,不要忘了排除法。怎么去排除?就是大量去做不同的尝试。在做具体的事情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喜欢和不喜欢的部分。例如我通过在瑞信和摩根大通两家投行实习,在联合国实习,我明白这两类工作都不是我最喜欢的,这就是排除法。不管别人如何羡慕如何喜欢我的实习工作,我都不会脆弱到为了获取别人的羡慕而违背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