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蜂”的由来

人们在口头上或书面上,常常把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一起说话或行动形容为“一窝蜂”。在现代汉语中,从感情色彩上说,“一窝蜂”属于贬义词组,而从修辞学的角度看,“一窝峰”又是一种比喻手法,多用来比喻人多势众,一拥而上的情势。

“一窝蜂”最初是一个人的绰号。我国南宋建炎年间,爆发了农民起义。有一股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物叫张遇,他的绰号就叫“一窝蜂”。在南宋诗人陆游《入蜀记》中记载:“建炎中,大盗张遇,号‘一窝蜂’,拥兵过庙下……”那时,宋高宗无道,备受民族战争及阶级剥削之苦的人民灾难深重。“一窝蜂”这个绰号,大有一触即发、揭竿蜂拥而起的气势。

到明朝,就有人用“一窝蜂”来比喻人多声杂的情景。吴承恩在《西游记》第28回中写道:“那些小妖,就是一窝蜂,齐齐拥上。”这里的“一窝蜂”就是比喻人众声杂,如群蜂一拥而前。《西游记》其他地方和后来的同类用语,有时将“一窝蜂”写为“一窝风”。

明崇祯年间茅元仪辑《武备志》中,将一种“其状如鸟铳之铁杆,其管口稍宽,一发百弹,漫空散去的大炮之类的武器命名为‘一窝蜂’”。又有,明朝王圻晚年所撰的《三才图会?器用》中记载:“一窝蜂”其状如鸟铳之铁杆,其管口比鸟铳口稍宽,容弹百枚,燃药则弹齐出,远去四五里。

“一窝蜂”当初用于人的绰号,并无贬义。之后用于武器的名称,有形容这种武器威力很大的意思,也是一种褒义。
时间:2023-05-18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短篇小说推荐
  • 打劫可能遇到的意外事
  • 打劫可能遇到的意外事
  • 哟,怎么打我的劫啊?换一个人吧,咱的钱实在太多了,不适合你抢。你抢了别人最多关几天,抢了我弄不好要关十几年呀!
  • 短篇小说
  • “一窝蜂”的由来
  • 人们在口头上或书面上,常常把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一起说话或行动形容为“一窝蜂”。
  • 短篇小说
  • 最后的证词
  • 庄严的多尼格尔法庭正审理一桩案件:奥哈拉因从三楼向下扔衣柜,砸伤一个男人而被指控。
  • 短篇小说
  • 我只是开了个玩笑
  • 这天一大早,布鲁克太太接到丈夫布鲁克的电话:“亲爱的,我中了乐透一等奖!”布鲁克是一家公司的中级销售
  • 短篇小说
  • 不讹人的狗
  • 不讹人的狗
  • 几天前,老孙头搬到民心河边的翠竹小区。这天一早,他带着家里的京巴狗小白到河边散步。
  • 短篇小说
  • 晨跑泄天机
  • 对刘光明来说,五光十色的人生才开始,可他胖得有点过头了,所以最近早上开始晨跑,晚上则坚持散步。
  • 短篇小说
  • 原物奉还
  • 高中毕业已有20年,刘江他们一帮同学准备搞个同学会。接到电话的同学纷纷表示,届时一定参加,唯独柳开迟迟没有表态。
  • 短篇小说
  • 简单任务
  • 直木郎是杀手组织中的顶尖高手,除非遇到了特别困难的任务,否则组织上轻易不会让他出手。
  • 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