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网上投稿

艾法儿“拾心听语”小队社会实践个人小结

相关研究表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们造成的生理损害可以在短时期内恢复,但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却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为避免疫情蔓延到校园,学校面向低年级学生采取线上授课,居家隔离、校园隔离以及调整假期、考试延期等做法,使学生无法正常地参与校园学习,社交活动,享受娱乐生活。目前对于COVID-19的研究集中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尚没有针对疫情下大学生寻求心理健康帮助意愿的研究。此外,随着疫情防控向常态化转变,人们正在经历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激状态向常态防控的转变,这一阶段特征也使深入调研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富有现实意义。
我们对山东省五所高校(山东大学、烟台大学、聊城大学、潍坊学院、济宁学院)的学生按照专业随机抽取样本,并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进行。项目组联系到了各个学校各专业的辅导员,由辅导员们进行统一的问卷发放,保证了线上问卷调查的顺利进行和问卷质量。
我们的研究发现,家庭对一个孩子以后是否愿意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双亲丧失家庭的孩子明显于其他家庭对求助的意愿明显较低:核心家庭的意愿求助是它的15.23倍,单亲家庭是它的7.67倍,重婚家庭则是它的9.52倍。家庭收入是另外的因素:富裕家庭的人群对心里帮助的意愿是平均收入家庭的2.567倍,是贫困家庭的3.305倍,是特别贫困家庭的4.069倍。这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时间:2022-09-18 作者:艾法儿 来源: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注:84
回顶部 爱开大学生 鄂ICP备18031345号-3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