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捡起脚下垃圾,构筑生态屏障

6月23日清晨,我们一行人来到大蜀山。到达目的地后,队长组织所有人集合进行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并通知我们活动注意事项,随后给成员分发活动工具。我们迅速形组成三个小组,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下,开始从山脚向上攀爬。虽然景区沿途设有垃圾箱,但景区整体的环卫工作不尽人意。偶尔发现大片面积的垃圾和地面上游客丢下的零零散散的纸屑和矿泉水瓶。我们提前准备了垃圾袋,用钳子将其放入垃圾袋中,到达山顶后,将垃圾袋一并丢进附近的垃圾箱里。在游客休息区,我们发现某个游客随意丢垃圾并上前礼貌地提醒他们,他也积极配合了我们的工作。在高温下进行了一天的志愿活动,我们成功爬到山顶,并集合进行合影纪念。 此次实践活动令我感慨颇深。首先,捡垃圾的过程中,我们真切深刻地体会到了环卫工人的劳苦。他们的工作往往脏累,甚至会被路人嫌弃。他们常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穿梭在大街小巷,栉风沐雨,风雨无休。再想想,如果行人都能把垃圾仍到垃圾桶中,他们的工作或许会轻松很多。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在扔垃圾之前想一想环卫工人的辛苦,我们也许会制止我们的行为。 其次,我觉得环保部门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加大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惩罚力度。现如今,白色污染愈演愈烈,给生态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生活垃圾,在旅游区、城市以及江河湖泊等地方屡见不鲜,对城市市容、游客视觉和景区美感等产生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景区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园区巡查力度,严厉禁止破坏景区环境和产生隐患问题的设施或活动,对乱丢垃圾的游客行为及时上前劝阻,致力于为广大游客营造了一个干净舒适的旅游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倡导出门自己提布袋,少用一次性塑料饭盒,从自我做起。我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要严格依法治理,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环保的社会热潮,在教育教学上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路漫漫其修远兮,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漫长的工程,要求大家戮力同心,逐个击破每个难关。同时,在一些治理策略上,我们还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经验。我相信,每个人想看到的,不是映入眼帘的白茫茫的满地垃圾,而是干净整洁,风景优美的大道。我们也不再想听到“景区的垃圾可真多啊“的抱怨。人类无法主宰自然界,也无法离开自然独立生存,但也绝不能成为生态环境的最大破坏者。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责任,主动欣赏与保护自然,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后,本次实践活动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虽然劳累疲惫,但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锻炼了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收获书本之外丰富经验,激发我们的创新潜能。希望今后能够多多参与这种实践活动,积极努力地贡献自我!
时间:2022-06-29 作者:刘梦婷 来源:刘梦婷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人生的第一篇稿该如何写
  • 人的一生会做很多的事情,当然也会有很多的第一次,当我第一次接触写作的时候,我的初心并不是热爱写作。
  • 社会实践总结
  • 从新合村建筑看乡村
  • 从新合村建筑看乡村
  • 6月27日,社会实践第一天,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建德市新合村。进入村子的第一印象是:农村的发展好快,这不是我想象的农村。
  • 社会实践总结
  •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情怀
  • 今天是我们队伍开始实践的第四天,今天我们的实践内容仍然是学习红色爱党故事。所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社会实践总结
  • 游新河村 ——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 绿水青山一起承担,美丽中国共同建设
  • 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合肥返乡实践队在大蜀山实地考察并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清
  • 社会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