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红色遗迹,传审计精神
作为一名对红色审计精神满怀热忱与敬意的研究者,一直以来,我都深感系统梳理其发展脉络的重要性。当我有幸参与到这次以湖南省萧克故居、耿传公祠、谢觉哉故居、粟裕同志纪念馆和林伯渠生平纪念馆五处革命先辈故居为调研地点的项目时,内心满是激动与期待。我深知,这不仅是一次学术研究,更是一次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一次深入探寻红色审计精神根源的珍贵旅程。
我们采用实地考察、文献梳理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全身心投入到调研工作中。然而,随着调研的逐步深入,我内心的忧虑与日俱增。在内容呈现方面,各场馆普遍存在审计元素展示过于碎片化的现象。当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一个个场馆,本希望能全面、深入地了解革命先辈们的审计工作,可现实却让我大失所望。革命先辈生平事迹的展现与审计工作的具体实践过程存在失衡,很多场馆只是简单地标注先辈的审计职务,却未展示经费稽核流程、审计监督机制等调研所需的核心内容。就拿粟裕故居来说,其审计工作仅通过任职文件呈现,缺乏对鄂豫皖苏区审计制度的具象化示例体现。这让我感觉就像在追寻一团迷雾中的火焰,看似近在咫尺,却始终难以触及。我不禁思考,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为何不能完整、系统地展示出来?我们该如何才能让后人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红色审计的历史呢?
研究资料匮乏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这让我在研究过程中举步维艰。故居及周边的研究资料大多以综合性记述为主,专门针对谢觉哉等先辈审计思想和实践的研究过少。我在查阅资料时,常常感觉自己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却难以找到指引方向的灯塔。这种资料的稀缺,严重阻碍了对红色审计精神的深入研究,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传承和发展红色审计精神的紧迫性。我们不能让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模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挖掘、去整理、去传承。
宣传推广方面同样存在不足,这让我感到十分惋惜。以红色审计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屈指可数,相关推广资料也十分有限。在线上宣传平台,缺乏吸引度,难以吸引大众的关注和参与。我深知,红色审计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精神支柱。然而,如今却鲜有人知,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我们必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审计精神,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此外,由于革命先辈大多在青年时期就离开故居,且多数先辈及直系后代后期未再返回,故居中对相关人物的介绍多停留在宏观的生平层面,缺乏对于具体事件的细节介绍。这使得审计精神在故居的展示中大多只能通过侧面体现,直接呈现的部份较少,进一步增加了人们深入了解红色审计精神的难度。我在参观故居时,常常试图从那些简单的介绍中找到更多关于红色审计精神的线索,可总是感觉意犹未尽。我渴望能有更丰富、更详细的资料,让我能更全面地了解先辈们的审计工作和他们所秉持的精神。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此次调研也为当今审计工作带来了深刻启示,这让我感到一丝欣慰。在审计理念传承上,苏区时期革命先辈们强调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的理念,对当今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我了解到先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为革命事业提供可靠的审计保障时,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当今审计工作须以事实为依据,在审计过程中深入调查,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准确,为各项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这不仅是对先辈们精神的传承,更是我们新时代审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本次调研得出了三点启示,每一点都让我深思。审计理念传承方面,各位先辈在苏区审计时强调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这一理念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当今审计工作的道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一理念,以事实为依据,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准确,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制度建设借鉴方面,根据地审计工作中,参与构建审计制度,规范流程与标准。当下完善审计制度体系,应重视从红色审计历史汲取经验,保障审计工作规范有序。我深刻认识到,红色审计历史是一座丰富的宝库,我们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完善我们的审计制度体系。人才培养启示方面,重视审计人员品德与专业素养,当今培养审计人才,需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专业技能,打造高素质审计队伍。先辈们的高尚品德和专业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审计人才,为审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次调研对我来说,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它让我深刻认识到红色审计精神的重要性,也让我看到了传承和发展红色审计精神所面临的问题。我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红色审计精神,努力为传承和发展红色审计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黄李旺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审计(天衡)2401
发布时间:2025-03-02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