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踏路有感
在寒假期间,我们以探寻红色审计人物的根脉为主题在湖南省内各个城市进行了实地走访,人物访谈,我们参观了不少有代表性的红色审计人物的故居,也参观了湖南省审计厅,也同审计专业人员开展了单独的采访。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也收获了不少丰富的审计知识,对我们研究审计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这次调研,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调研之前,小组成员根据分配到的人物,提前打电话联系场馆的管理人员,提前告知他们我们的参观时间,避免白跑一趟。并且我们在前期准备时也从各个平台,比如知网或者审计署网站提前了解了我们所负责的人物有关审计的事迹。因此调研的时候也比较有针对性。但是在调研时间的规划上我们仍做的不够到位,有的场馆信息丰富,却没有留足足够的时间。
由于我们研究的方向仅仅是审计方面,这个切入口算是比较小的,在很多人物有关的记录中关于审计的事迹很少,很难发掘。这次的实地调研如预期一般,场馆里所呈现的,大多都是一个人物最伟大,最精彩的事迹,而关于审计的小切口,在展板上几乎没有呈现出来。即使偶尔提到了财经方面,所提及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好在除了展板,我们还有很多信息来源渠道。比如在讲解员的提醒下,我们发现,人物回忆录也是一个很好的了解手段,尽管没有官方的语言,但是很多琐事都会被记载进去。我们就在萧克将军的回忆录中找到了他在审计事业方面的贡献。很多红色人物的故居都在山野里,而这些地方基本上都形成了小村庄,周围有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而他们对于村庄里的英雄人物都比较了解。比如在我们参观粟裕故居的时候,有一个叔叔一直跟在我们身后,看到我们的膜拜,他也为村里的英雄感到骄傲。他一遍一遍地踏入故居,一遍一遍地看着不断有新的人来拜访,一遍又一遍的回忆与怀念。同时,前来参观的游客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同学们就采访到了一位喜欢粟裕的军迷叔叔。在故居参观中,无论参观者是白发老人,还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所有人都怀揣着同一个信仰踏上了那些前辈们曾经走过的路。
通过这次调研,我不仅收获了很多关于审计的知识,我们要传承并弘扬革命时期清正廉洁,节俭不浪费的好品德,努力为人民服务,营造公平公正的审计环境。平衡审计环境,减轻人民负担,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
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当你真正来到了他们的故乡,体验着他们曾经的风土人情,触碰到那些在网上搜索不到的文字,你才会发现,这才是挖掘,这才是传承。
作者:赵心怡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审计(天衡)2401
发布时间:2025-03-02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