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红色审计,启迪当下审计新征程
2025年一月,我有幸跟随第二支队来到湖南进行调研,我们依次到湖南郴州、醴陵、娄底、长沙、临澧考察革命审计人物,得到了许多收获。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则是来到临澧考察曾经的审计委员会委员林伯渠,他清正廉洁、对党忠诚的审计精神令我十分动容。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陕甘宁边区时期十分重视反腐倡廉法治建设,早在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就曾提出:“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1939年即出台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规定要“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厉行廉洁政治,肃清贪污腐化”。
肖玉璧是1933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作战英勇,可谓劳苦功高。然而他在边区担任税务局局长时腐化变质,贪污受贿,根据边区惩贪条例应判处死刑。而肖玉璧自恃对革命有功,向毛泽东写信,请求念他过去作战有功。为慎重起见,林伯渠带着肖玉璧的信面见毛泽东。毛泽东征询林伯渠的意见。林伯渠回答道:“目前干部队伍贪污腐化犯罪占案件总数的百分之五,这股风非刹住不可!”毛泽东当场表态:我完全拥护法院判决。1941年底,肖玉璧被执行死刑。肖玉璧案在边区引起了强烈反响,边区干部群众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经过数年努力,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当时中国最廉洁的政府。
从肖玉璧这个案件也可以看出红色审计对现代的不同影响。在理念传承上,红色审计时期就确立了对贪污腐败行为零容忍的理念。即使是肖玉璧这位对革命有着巨大贡献的大功臣犯了腐败贪污这种错误,也得依照法律判处死刑,绝不姑息。这种理念延续至今,让现代审计工作者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严格审查公共资金使用等情况,对任何可能存在的腐败迹象绝不放过。例如,在对扶贫资金的审计中,秉持着红色审计传承的理念,严厉打击克扣、挪用扶贫资金等腐败行为。在威慑作用上,红色审计历史展现的严肃查处腐败行为的态度,持续对现代腐败行为形成强大威慑。正如肖玉璧被严厉处治后边区干部群众受到了深刻的教训,陕甘宁边区政府经过数年后也成为当时中国最廉洁的政府。公职人员了解到审计机关在历史上发挥的“经济卫士”作用,以及现在持续加强的审计监督力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贪污腐败的侥幸心理。
在了解完林伯渠的丰功伟绩后,我从这些红色审计事业中获得了许多有关当代审计的启发。首先是坚持依法审计。苏区革命时期审计工作就强调依规办事,任何人只要违反规定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惩治。这要求现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确保审计程序合法合规,对发现的问题也能依法处理,维护法律尊严。二是注重独立性。红色审计在复杂环境下也能独立开展工作,并能依据当时的发展情况和目标建立合适的监督机制。现在审计机构同样要保证其独立地位,公正客观地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等情况,不受被审计单位或者其他外部因素干扰,以保证审计结果真实有效。三是培养服务大局意识。红色审计为革命战争胜利等大局服务,而不是为某个人的私利服务,一切谋求个人私欲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今国家正处于关键发展时期,经济实力迅速上升。审计工作也应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通过监督财政资金使用、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等方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最后,坚持廉洁从审。红色审计先辈们廉洁奉公的精神值得传承,唯有清正廉洁的人员从事审计工作才能推动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当下审计人员要廉洁自律,保证审计工作风清气正,防止出现审计腐败等问题。
离开临澧,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返程。这次考察无疑让我们对以后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其注入了更强大的动力!
作者:徐铭婕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审计(天衡)2401
发布时间:2025-03-02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