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带着这份对文化传承的敬畏与责任,我积极响应国家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的号召,履行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使命,跟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溯记忆,行使命”实践团,踏上了前往茂名电白观珠镇的旅程。在这里,我开启了一段难忘的寻香之旅。从沉香历史博物馆到种植园,再到加工厂,最后到销售点,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对沉香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悟,而且让我领略了沉香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沉香博物馆看展板上的介绍 通讯员李贞莹供图
天空如洗,湛蓝无垠,万里晴空之下,我踏上了探索沉香文化的首站——沉香博物馆。步入这静谧的殿堂,我缓缓穿行于展板与展品之间,每一幅介绍都如同历史的低语,而当我的目光触及沉香内涵的阐述时,心中不禁产生了与“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名言的深刻共鸣。这不仅仅是沉香独有的香气与韵味,更是它所蕴含的一种人生态度——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保持乐观向上,坚韧不拔。这种态度深深触动了我,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其实都是成长的契机。正如沉香的形成,需要经历岁月的洗礼和磨砺,才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图为在喜香堂奇楠苗场听种植园负责人朱嘉丽介绍奇楠嫁接技术 通讯员吴景晴供图
随后,我满怀期待与好奇走进了喜香堂奇楠苗场。在种植园负责人朱嘉丽耐心细致的讲解下,我对奇楠嫁接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些工人们的手在枝叶间忙碌,动作熟练而自然,但是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与匠心。当我亲自参与到嫁接的过程中,我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有一丝差错。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与神奇。我们不仅能够创造出无数的奇迹,更能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让珍贵的物种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繁衍。这份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力量。
图为在沙垌村加工厂听加工厂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手工艺品 通讯员金子琪供图
接着,我走进了沙垌村的一家沉香加工厂,看到工匠们用心雕琢沉香,心里头暖洋洋的。他们就像对待自家宝贝一样,一点点打磨、雕刻,让普通的沉香原料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或实用的生活用品。没有华丽的辞藻,就是实实在在的,一刀一刻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看着他们,我仿佛也感受到了那种匠人精神。这让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像这些工匠一样,用心去做,做到最好。这种精神,像一股温暖的力量,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追求更高的品质和更好的自己。
图为在九州沉香城听其中一家商铺的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文创产品 通讯员陈丹丹供图
最后,我们步入了沉香销售的市场——九州沉香城,这里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沉香文化长卷,缓缓铺展在眼前。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感受到了沉香文化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更令我惊喜的是,这里的沉香不仅仅是精神的寄托和审美的享受,它还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从香气氤氲的香品到具有药用价值的药材,沉香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功能,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成为了推动观珠地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市场的繁荣景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沉香文化的生命力与经济价值的双重魅力。此刻,我更加坚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沉香文化正是这样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更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深入沉香文化的“百千万”之旅中,我经历了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到工艺、从创作到市场的全方位探索。在这段特别的旅程中,我加深了对沉香的理解和感悟,特别是受之刀斧,报之芬芳的精神。它教会我,在人生的逆境中,也要怀揣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视困难为磨砺意志的磨石,将每一次挑战视为成长的阶梯。同时,这段旅程也在我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种子。我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自身力量大小,我们都应坚定不移地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