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学子三下乡:总结实践过程,回顾乡村振兴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我国热议的话题。作为当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为响应学校号召,利用专业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更好锻炼、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将自己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个人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乡村振兴调研队以“宝山明莓鳕,乡村振兴行”为主题,于8月23、24日来到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宝山镇进行针对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
8月23日,实践队员们来到宝山镇张八朱村黄烟种植合作社进行实践调研活动。队员们同种植社负责人密切交谈并了解黄烟种植、收获、加工与销售的相关知识,部分队员亲自参与黄烟加工过程,增长见识、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
下午,队员们来到宝山镇百福源林有机农场进行调研。百福源林有机农场位于黄岛区宝山镇七宝山路,是一家私人经营的综合型农场,占地约一百亩,依托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以种植宝山特色经济作物——明月苹果、宝山蓝莓、秋月梨为主,并包括鸡鸭猪鹅等畜类养殖。负责人热情的招待了实践队员,并详细解说蓝莓、苹果、秋月梨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生长周期、种植方式与经济效益。负责人为队员们摘下秋月梨以供品尝,同时表明目前影响经济效益的最大难题是销售方式过于单一,品牌效益较差,销售渠道较窄。
8月24日,实践队员们赴宝山镇神农渔业开展乡村振兴专题暑期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宝山镇书记的帮助队员们成功联系到神农渔业负责人。在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墨瑞鳕养殖基地,同时负责人详细耐心的向队员们讲解墨瑞鳕的原产地、养殖方式等相关知识,提出了自己对于墨瑞鳕养殖的独特视角。参观之后,负责人带领实践队员们亲身钓鱼,体验丰收快感,加深实践队员们对于墨瑞鳕和渔场的认知。
下午,乡村振兴调研队深入基层,参访红色教育基地。在杨家山里黄泥巷村与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展开了暑期专题实践活动。实践队首先前往杨家山里黄泥巷村展开调研。通过对黄泥巷居民的采访得知,黄泥巷完成了从“一下雨便泥泞不堪的黄泥路”到“大大小小的崭新洁净柏油路”的华丽转变,离不开当地党政机关“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引领和村民们的热切配合。实践队随后前往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在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的主题展览中,实践队成员参观了青岛抗战时期红色纪念馆,通过讲解员对于纪念馆展物的详细介绍,在实践队员眼前浮现了一幕幕宏伟壮丽的抗争岁月,实践队成员了解到在抗战中,杨家山里始终是重要的革命基地与抗敌基地,村民们在党的号召与领导下团结奋斗,秉持着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英勇信念与残暴的敌人搏斗,展现着对党忠诚、坚定不移的伟大精神,谱写了一曲抗战赞歌。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以及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学生乡村振兴工作是推进农村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在参观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培养了个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脚踏实地的品格与精神,对于个人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2023-09-13 作者:罗再雄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乡村振兴调研队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分别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启愿支教队告别会感悟
  • 社会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