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东营篇:黄河洪灾使骨寒,杨庙迁移使心暖

  “黄河平,天下宁”,为探索黄河滩涂社区迁移治理之路,总结居住地区大规模转移经验,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齐稷社工”团队跟随习总书记的脚步,特于8月30日上午前往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进行黄河滩涂地区人民迁移前后生活状况的考察走访。
  从岌岌可危的泥土墙屋到独具匠心的坚稳楼房,从地偏人稀的破败小村到其乐融融的美好家园,从身处潜在风险的忧患之危到迁至安室利处的从容之定,中国共产党立出黄河滩涂地区迁移的时代壮举,变“颓垣败壁”为“铜墙铁壁”,化“荆棘满路”为“阳光大道”,发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最强音。
  从艰苦恶劣的老式大棚区到现代化智能化的新型产业基地,农业发展更科学、更高产、更优质,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新兴产业基地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基础上又为搬迁人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使杨庙社区的发展源泉充分涌流。
  “过去提心吊胆,现在在党的领导下,日子安稳了,幸福了”与习总书记交流过的老奶奶向“齐稷社工”成员讲述着过去与现在。为残疾人士修建的康复中心、为“孤巢老人”提供的一元餐服务、为儿童打造的室内乐园,这些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如同缕缕阳光般散发在社区住户的心间身旁,“因人制宜”的真诚心意似泉水般叮叮咚咚在杨庙百姓的心中细细流淌。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杨庙社区与黄河洪灾抗衡而置身险境已成为历史的一道沟渠,中国共产党用责任、担当、使命三大法宝填平这条裂隙--人民幸福满意,人民拥护爱戴。



 
时间:2022-09-04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