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学子三下乡:访幽幽古村,探振兴之门

  
  
  近些年来,乡村振兴热遍及所有农村区域,各地政府热情高涨,积极借助各种优势发展乡村,为探究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七月初,我们来到了潍坊市临朐县。在这里,我们跨过涓涓细流走访了泉头村,又沿山而上看到了山中古村南北黄谷,最后,顺着一路黄澄澄柿子壁画的指引,隐秘而古色古香的隐士村展露面目。
  乡愁经济——涓涓细流心中过,乡愁之心日复日
  清晨雾起,披着轻薄的阳光,我们踏入了泉头村。三步一细流,十米一窄桥,淙淙流水声从耳边淌过,顺着山路而下的山泉水在山尾处汇合,泉头村也于此得名。顺流而上,错落分布着点点人家,既是绿水青山,就要依靠人力来维护,泉头村利用村民分布零散这一特点,将整片区域网格化,交由不同的村民管理。
  回到山脚下,在村主任的描述中,泉头村致力于“乡愁经济”的计划缓缓展开在我们面前。细想往日曾经,不便的山路、落后的经济,村中的青壮力远赴他乡,追求自己的致富路,留下年迈的老人守着那不便耕种的土地。如今的泉头村,深耕乡愁富农产业,坚定“提一增二强三”的思路,借着嵩山生态旅游服务建设的着一股东风扶摇而上,青山绿水游子故乡,人才的回归必将带领着泉头村走向新高度。
  
  图为村干部为团队介绍乡愁经济下回归的人才。
  山中密落——青山绿水隐村落,旅游发展见真章
  沿山路一直行驶,走进山林深处,我们见到了藏在其中的黄谷村。步行在山间小路,随处可见用农用磨盘石碾搭起的装饰,行至客栈,五彩斑斓的自行车搭在路边护栏中。在节点打造的过程中,村支部注重因地制宜、变废为宝,河道旁的鹅卵石、角落里的断砖片瓦,闲置的磨盘都成为点缀村庄的装饰品,将特色二字运用到各个细节之处。天然的青山绿水和村民们的装饰点缀将这里变成了独特的美地。画师取景,城人放松。黄谷村积极探索出了具有天然发展潜力的旅游扶贫方式,助力临朐经济振兴。以“盘活”促“发展”,促进土地利用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之路。
  
  图为乡干部介绍唐朝古槐树。
  瓜香果甜——山上山下齐发展,盘活山地柿叶繁
  当汽车还在八歧山路上行驶,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便已经撞入我们眼中,隐士村致力于柿饼的制作出口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等秋季到临,漫山遍野都将是黄澄澄的柿子,原本崎岖荒废的山坡被重新“盘活”利用,带动了经济先行。土地资源的“盘活”为隐士村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活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隐士村在加工柿饼的同时积极开发生态旅游行业,带动劳动力就业,最大程度上发挥了隐士村依山而生的这一生态优势。
  
  图为村干部为团队成员介绍隐士村历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临朐县的这几个村落,借助自身依山而生的天然生态优势,生产地方特色产品,建立旅游客栈等,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为临朐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时间:2022-07-29 作者:秦倩倩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山东学子三下乡:访幽幽古村,探振兴之门
  • 山理学子三下乡:山东学子三下乡:维稳山水青,经济高频增
  • 山理学子三下乡:寻乡村之美,振国家之兴
  • 山理学子三下乡:企业带头抓机遇,全民奋力创未来
  • 乡村振兴重在新动力
  • 2022年7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研团来到了陈疃镇开展实践活动。我们发现陈疃镇的发展重在两个新动力。
  • 社会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