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9日,跟随着青年志愿者志愿队的脚步,我终于踏上了这场名为“三下乡乡村支教活动”的路途。沿路不断变化的风景,一条又一条曲折的弯路,队员们睡着了一次又一次…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我们的支教地点——曾家镇中心小学。
简单收拾之后终于开始的筹备工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我们即将以“人民教师”的身份踏入名为“三尺讲台”的神圣土地。备课、写教案、整理教学资料、确认学生们课程进度……当我真正的接触教学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感受到“人民教师”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的背后所承担的那沉甸甸的责任。是对每一位学生的努力负责,是对每一位学生家长的期望负责,是对祖国的未来负责。也是这样的责任,让我明白此刻我坐在这里的重要性,更让我对“人民教师”的职业有了更多的敬意。
习近平主席曾说到:“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个人一直以为,所有有利于祖国发展的因素中,教育是最重要的。虽然它的投资大,见效慢,但它所带来的回报却是巨大的。而新时代下不平衡的教育资源分布问题依旧是教育事业的推广过程中最严峻的问题。“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哪里?是发展相对不够充分的西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哪里?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哪里?是迫切需要教师的基层。只有真正的去了西部,去了农村,去了基层,才能深切明白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人的殷切的期盼。那是对祖国的大好未来的期待,是对当代年轻人的信任,是对我们这些”有思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的肯定。
而让我印象最深切的,莫过于讲台下、教室里、课桌前的那一双双充满着光的眼睛。每当我踏进教室的瞬间,总能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在课堂上,他们总能跟随着我的脚步,进行一次又一次思想上的激情碰撞。他们积极参与,点滴积累,在不同的课程中实现自我的进步。在课间时,他们又总充满热情,和我们打成一片。我们一起分享快乐,一起解决烦恼。我们带领着孩子们不断进步,而孩子们又带领着我们回到童年。我们相互成就,相互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志愿活动于我而言,不仅仅是奉献自我,更多的是感受生活。在志愿活动中,我总能到最基层,感受车来车往间人们的生活。他们或许带着业绩压力,或许带着生活难处,但他们依旧没有放弃,一步一步向前走着。支教活动于我而言,却更多的是去感受人间美好。乡村的基层,或许没有城市的繁华,没有城市的便捷,但乡村基层更多的是无限的乐观激情,也永远的充满着爱和关怀。尽管有着那么多的困难,但他们仍然向往远方,渴望着未来,仍然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期待。
支教活动虽然辛苦,但也充实;虽然琐碎,但也丰富;虽然平凡,但也伟大。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不仅找到了支教的乐趣,更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它让我拥有更多的责任感、更坚韧的毅力以及坚持到底的决心。我庆幸我能成为一名志愿者,我更庆幸我能短暂的成为“人民教师“。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更多的志愿活动中。愿我所付出的努力能让这个社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