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路上总有你和我带着责任和情怀前行、探索。在这个特殊的炎炎夏日里,山东理工大学青青小草“助力垃圾分类,共建美丽乡村”实践团队于7月25日至8月5日针对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推进乡村垃圾分类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了有关垃圾治理的调研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讲活动。作为实践成员之一的我来到了我的家乡——泰安市宁阳县开元寺村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调研和知识普及,以此来为家乡振兴贡献一份力量。这次的实践让我受益匪浅,也为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更多新元素。
扎根乡土,为家乡服务,每一步都要精心规划。
作为一个在家乡生活了20年的大学生,家乡对我来说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家乡的框架、语言交流对我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但民众的想法、村庄的发展对我来说又是陌生的。为此,我们对于调研的对象和知识普及的方式进行了规划。在实践过程中,我对于村庄各个年龄段的村民、不同职业的村民选取代表进行调研采访。在年龄方面:从五六岁刚刚教育启蒙时期刚刚对垃圾分类产生新认识的小孩子,到六七十岁饱经沧桑、见证过从“垃圾坑”逐步变迁到“垃圾桶”的老爷爷老奶奶,各个年龄段人群都有涉及;在职业方面:既有教书育人几十年载的“人民教师”,又有“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既有村里的领路人——村委书记,又有基层的普通村民;既有按时定点处理垃圾的“环卫工人”,又有专门回收可回收垃圾的“收废品大爷”...... 针对不同人群,我又采取了不同的知识普及方式。对于村里的儿童他们在识字、理解方面可能会有所欠缺,我就为他们边播放垃圾分类动画宣传视频边讲解,吸引他们的兴趣;对于中青年他们通过网络对垃圾分类有过接触,我就用我们制作的垃圾分类宣传小手册为他们更加详细的讲解各类垃圾的分类;对于老年人,他们更喜欢听故事,我就用我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国内外优秀案例为他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好处。
前期详细的规划和准备,让我在实践过程中避免了四处碰壁,毫无方向;让我学会了要多方位思考一件事情,才能深入地为村民带来更多的帮助。
扎根乡土,为家乡服务,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浓浓乡情。
想要获取更多信息,更好地为家乡服务就要与村民多交流、多沟通。这对于语言功底较弱、内向的我来说是有些挑战的。实践当天,我拿着调查问卷和宣传材料来到了村里主要干道,街道路口处有一部分村民正在打扑克。就在我考虑要不要过去的时候,一位阿姨主动和我进行了交流。她热情地询问我现在的生活情况、和我回忆着以前的点点滴滴,同时我也向她说明了我的来意。阿姨很热心的回答了我的问题,也鼓励我将这份真情带给更多的人,让跟多的村民了解这件事情。随后,我便按照我的计划开始了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村民都会认真回答我的问题,对我嘘寒问暖,和我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也对我寄予期望。也让我真正感受到“乡愁”为何而来。这几天的实践,拉近了我与家的距离,让我感受到家的浓浓深情。
扎根乡土,为家乡服务,每一步都能收获满满。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中的一点一滴都是我们成长中的一分收获。脱离课本、脱离学校。主动地思考、实践一件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也没有那么难。家乡人的朴实,让我收获了不一样的温情;家乡人的勤劳,让我感受到基层百姓的不容易;家乡人的智慧,开阔了我的视角。
村里大多数人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和高等的教育,但是实践过程中,他们的话语给我留下了思考。诸如:环卫张大爷对于“垃圾分类是否有必要采取奖惩制度”的看法——惩罚不是目的,重在让村民真正去了解、去做到垃圾分类! 惩罚只是为了让我们去关注这件事,它可以成为一种监督村民的手段,具体实施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是垃圾就要分类”的观念深入人心!往往我们见到的和考虑到的都是采取什么样的强制措施来把这件事做好,而没有考虑我们这样做是不是符合民众的想法。强扭的瓜不甜,强制的措施会引起部分村民的不满,导致捣蛋分子的破坏。拒绝照搬、结合村庄实情,设计出符合民众的方案或许会事半功倍。
此外,我跟从环卫张大爷进行了村庄卫生清理。长长的街道清理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边清扫街面边捡拾垃圾,我们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才把村庄打扫了个大概。回头看看自己扫过的路,我感觉付出的汗水也得到了回报,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环卫工人的不容易。我的劳动是一时的,他们却是天天如此。他们是村庄美化道路的建设者,他们的身影背后是一个美丽干净家园的建成。希望我们不再随地乱扔垃圾、搞好个人卫生、一起共建美好家园。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很荣幸特殊时期的首次实践让我有机会和家乡留下一个属于我们的故事,以前您看我长大,现在我陪您变老。今年的社会实践也让我遇见了一群愿意奔向远方的朋友。希望明年我们还可以一起续写我们的故事,一起为乡村振兴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