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我参加天使在行动线上支教活动已经是第五天了。在这五天里,我为一、二、三、五年级的小朋友们上了三节健康教育课,为五年级的小朋友们上了七节语文课。
回想当初萌生参加支教的想法,无非是自己有过家教的经历,为高中的孩子做过辅导。但为小学的小朋友们上课,还是人生第一次。犹记第一次上健康教育课时的尴尬,我不清楚低年级小朋友的知识接受能力,于是就直接把之前在社区做防疫教育的PPT拿来用,课程结束时都能听见孩子们在低声说“好难啊,我听不懂”。上的课并没有让小朋友们学到东西、收获快乐,这也让我感到非常失落与失责。于是我耐心请教一同支教的老师们,并积极进入他人的课堂,吸取经验,终于总结出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在选择视频时,没有共享电脑音频,结果放给孩子们的是无声的画面;PPT里太多专业术语,不能很好的翻译成通俗的话语,让孩子们听懂;不能很好的交流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死板、沉闷。于是我通过努力,逐渐克服了使用钉钉上课的技术问题,同时采用课上摄像头全开的举措,让老师和同学都能实时的看到对方。当课堂气氛沉闷时,就去提问同学,鼓励他们多去表达;当课堂气氛活跃时,就积极引导小朋友们参与展示,让小朋友们也来当“小老师”,为其他的同学答疑解惑。
除了解决沉闷课堂问题带来的成就感,这些小学的孩子们展现出的能力也让人惊喜和意外。有一天,我布置了作业让孩子去大自然感受一下,写一小段话。有的孩子写的是“小草莓红红的脸好像在玩憋气给憋红的”;有的孩子不直接写自己的感受,“老人和小孩看了都高兴极了”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有的孩子善用形容词和成语,用稚嫩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通过参加这五天的支教活动,我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孩子们对知识期盼的眼神,孩子们口中叫出的那一声声老师,孩子们亲手认真写下的一个个汉字,都激励我认真去总结每一堂课,尽力地去准备每一堂课。同时,教学相长,与孩子们上课的时光,让我懂得了怎样更好的去与低年龄段的小朋友们相处,这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
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上写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治愈、帮助、安慰是医疗卫生领域从业者恪守的职业信条。我认为,做一名老师也是如此。有时去治愈课堂沉闷的气氛和孩子们在课业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每一个孩子开口说话、畅所欲言、积极表达、收获成长,在孩子犯错误时总是去安慰,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力量继续成长。
人生是多么奇妙啊。再小的孩童,你去用心观察,总能发现他身上有着令你惊奇的闪光点。不同的行业,你去用心参与,总能发现它们之间有相通的地方。只要用心去经历,人生的每一天,都会是多姿多彩,都会是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