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人民公园,栈道逶迤,湖光潋滟。漫步黄县林苑,绿树成荫,风景如画。驶上港城大道,横贯东西,快速通达。
时间匆匆,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五湖实践队结束了“探寻家乡变化,点赞美丽乡村”社会实践调研后,实践队员对于这70年来的变化不由得感叹。
其中,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86年撤县设市之后,龙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建设也迈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
70年的不懈努力与奋斗,龙口的变化翻天覆地———城市道路、市政设施、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建筑业带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使城市旧貌换新颜,大型商业综合体和精致住宅小区为城市增光添彩。龙口的城建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喜人变化。
从东城区到西城区,从南山到东海,龙口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路网纵横交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在发展的过程中,碧桂园、绿地、融创、协信等国内地产大佬纷至沓来,为龙口小区建设和城市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理念。
与过去相比,现在休闲的去处太多了,黄县林苑、人民公园、绛水河公园等,出门就能散步。绿色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绿色,就有了生机,有了活力,就会变得更加秀美,充满希望。到2017年,龙口城市公园绿地数量超百处,且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如今,行走在街头,路边树木成荫、鲜花绽放、绿草青青。街头游园越来越多了,它们或简或繁,或大或小,景致怡人,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色,还解决了市民缺少休闲娱乐、锻炼场所的难题,可谓是小工程大民生。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老百姓对“发展”二字的共性认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龙口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辅道支路纵横分布,“六横六纵”市内交通体系已初步形成。如今,龙口城区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市民也因城市化建设加快而受益。而且横贯龙口东西的港城大道于2014年10月1日正式全线通车。如今,这条道路已经成为市民进出东西城区的首选道路。港城大道西延工程是近年来我市工程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民生工程,它的建成,使东西两个城区连成一线,极大改善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
还有文化方面,各种文化设施拔地而起,文化广场,盛世嘉园艺术中心,东莱文化街等等,代表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上的追求同样也在提高。2012年,龙口市经过广泛征集、反复讨论,“诚信、崇商、友善、进取”最终被确定为“龙口精神”。
还有近130年历史的龙口第一中学,始建于1892年,始称“哈约翰学校”,中国人称“华洋书院”,后历经崇实学院、县立中学、胶东公学、北海书院、黄县一中、黄县五·七红校、黄县中学、龙口第一中学。从龙口一中走出的芸芸学子中,既有全国闻名的马仪、谢华、仲羲东、赵志浩、丁方铭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有近几年涌现出来的诸如姜开利的大批科技新星。
这次的调研,不仅有助加深我们对家乡的了解,更是让我们以家乡为荣,为家乡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