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团委号召,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实践能力。长安大学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8月11日来到河南洛阳中国唐三彩文化园,在传承人的带领下,了解唐三彩的历史、制作、现状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8月11日上午,队员们来到了唐三彩文化园。在传承人张毅鹏先生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张家彩窑”,了解了唐三彩的起源、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艺术特色。团队成员参观了唐三彩的制作过程。在陶艺车间,队员们见证了陶土从筛选、混合、挤压到成型的整个过程。
图为在张毅鹏老师带领下参观唐三彩窑。
团队成员观看了传统的上釉工艺,见证了各种颜色在工匠手中的神奇变化。
队员了解到,色彩斑斓的唐三彩釉是由各种矿物釉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独特的色彩和质地。队员们参观了古代烧制唐三彩的窑和现代化烧制车间,如今唐三彩的烧制过程更加精细,更易操控,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
除了亲自参与唐三彩的制作外,实践团队还与文化园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遇到的艰辛困难、作出的努力和成绩。工作人员表示:“唐三彩文化园不仅致力于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还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与推广。园区定期开展讲座、展览、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交流与合作。”
在文化园,实践队参观了一个以唐代三彩画为主题的雕塑公园。这里的雕塑以唐代三彩画为原型,运用现代艺术手法创作,使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展现出不同的魅力,让唐三彩更亲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文化园不仅重视唐三彩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更注重唐三彩文物的保护和展览工作,园内有完整的存有唐三彩陪葬品的古墓,文化园对古墓进行了深度地挖掘和精细的加固保护工作,将古墓发展为能够让人们参观的地方。通过进入古墓参观,参观者能够更真是的接触到古代唐三彩文化,加深对唐三彩的印象。
并且,实践队还参观了“非遗传承展区”,深入体验了传统文化的活力与魅力。在张毅鹏老师的指导和讲解下,亲身体验了唐三彩釉工艺,并对模具进行了造型,进行了个人创作。
在参观和体验中,实践队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达了对这些技术背后的故事有更深入了解的愿望。为了满足这一愿望,队员们分成小组,在文化公园采访了非遗传继承者。在采访中,队员深入了解了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如制陶技艺、上釉工艺等。同时,队员们了解了张毅鹏老师对唐三彩现状的看法和建议,张毅鹏老师表示:“如今唐三彩的传承有人、发展向好,并且政府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支持,唐三彩已经脱离传承危机的困境,甚至已经达到自主创新的境界,我正在筹划建设一所唐三彩博物馆,展示唐三彩经典作品,和创新作品,宣传唐三彩文化,并且将继续坚持研学基地的发展,让三彩文化走入校园。”
图为实践队员听取传承人张毅鹏讲解。
实践团队成员还开展了独特的文化体验活动,即亲自设计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唐三彩作品。在张毅鹏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审美观念,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并通过之前参与学习的制作流程制作出自己的作品,深刻体验到唐三彩制作的过程。
此外,实习团队还参观了附近的传统陶艺村。据村民介绍:“在这里,许多家庭世代相传的制陶技艺,以及将这些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造出既传统又现代的陶瓷。”如今,这些传统陶艺村的唐三彩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产品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唐三彩瓷走向大众,进入人民的生活中。
实践团队还了解了唐代三色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实践队参观了一家将唐三彩元素融入服装、配饰和家居的商店。店长介绍:“这些产品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创作出如‘冰墩墩、唐宫夜宴舞女’等作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通过与设计师和店主的交谈,队员了解到他们通过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技艺相结合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在传承过去的同时创造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新产品。
图为实践队员到访唐三彩创新艺术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