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 同舟共济抗疫情,攻坚克难保平安

中国青年网昆山7月12日 电(通讯员 苏柠)“疫”无反顾同坚守,抗疫志愿护人民。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呼吁当代大学生弘扬“共同抗疫、服务人民”的勇敢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帮助家乡共克疫情难关,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舟齐抗疫,凝聚奉献心”实践队员于2022年6月26日来到江苏省昆山市江南春堤社区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志愿活动,缓解社区疫情防控压力。
悉指导,一心一意做准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公共卫生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团结合作是最有力武器。广大青年更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实践队员于上午准时抵达工作地点,志通过工作人员的指导听取并记录下扫码工作流程后,实践队员初步掌握了往期实践队员的实践经验,顺利开始着手志愿服务工作。首先在防疫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穿好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并进行全身消毒。在掌握工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后,跟随工作人员到达指定工位等待实践工作的开展。
抗疫情,恪尽职守终活动
实践队员完成准备工作后,提前抵达志愿服务地区,等待社区群众的到来。在志愿活动工作过程中,实践队员按照工作流程提醒社区人民打开健康码,提醒小孩与老人出示专门的花豆码。录入健康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部分社区人民出现没有健康码可以出示的情况后,采用手动录入身份证信息的方式,确保每位做核酸的社区居民的信息都能够被录入,完成核酸检测。实践期间,实践队员注意到社区居民的队伍会因社区中来往车辆多产生堵塞,实践队员积极维护社区居民做核酸队伍的秩序。工作期间,实践队员还发现全员核酸时间即将截止,但已录入人数信息离应录入人数信息仍有差距,实践队员主动从抗疫工作部门借来录音喇叭,录下通知居民做核酸的语音后,在各个社区楼楼下提醒居民及时做核酸。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出现与实践队员本身工作以外的事情发生,实践队员积极帮助解决各项困难,沉着面对突发情况使得这次全员核酸志愿服务工作有序顺利的开展。

图为实践队员帮助市民手动录入身份信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柠 供图
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正是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而实践队员与工作人员齐心抗疫之心如磐石。服务社区居民做完核酸后,实践队员向核酸工作部门提供录入人数信息,并核对新增人员的信息。在抗疫工作部门核实信息无误,此次志愿活动工作取得圆满完成。实践队员脱下防护服与防护面罩,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扔进专门回收医用物品的垃圾箱中,并对自身进行消毒处理。在服务社区居民的同时,对实践队员自身的防护标准也做出相应要求,要做到不给社区添麻烦,不给防疫留漏洞。
勤志愿,深思熟虑悟感想
此次扫码录入志愿活动,旨在服务社区居民,帮助社区抗疫相关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实践真正的诠释了抗疫工作该怎样开展,抗疫志愿该如何进行,充分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促进了抗击疫情的进程,彰显了新一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鼓舞更多的人为社区做贡献。参与此次实践活动的实践队员表示,活动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了解到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辛苦和抗疫任务的艰难。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疫情防控是一场浩大艰难的工作,需要人民积极参与,积极配合工作,为抗疫工作贡献力所能及的能力。正如总书记所说:“要把志愿精神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共同抗疫是弘扬志愿精神的体现,实践队员弘扬志愿精神如同传递明灯,能够在面对困难时拨开云雾继续前行。

图为实践队员完成志愿服务后留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柠 供图
时间:2022-08-15 作者:苏柠 来源:苏柠 关注: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 安徽学子三下乡 同舟共济抗疫情,攻坚克难保平安
  •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
  •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
  • 安徽工业大学“同舟齐抗疫 凝聚奉献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于2022年7月20日来到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陈集镇瓦四村,积极参与到瓦四村的
  • 社会实践经历
  • 安财“乘风破浪”实践队:探索农发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