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赴农,共绘苏韵:马庄村乡村振兴实践感悟

7月23日上午,我们“乡旅共融绘苏韵,青春赴农促振兴”实践调研团徐州调研组的成员跟随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展开了乡村振兴主题的调研。
下了公交车,再走几百米,便步入了马庄村。濒临潘安湖的独特地理优势给马庄村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条件,道路两边都有小河,河水清澈,岸边有树,水中倒影分明,环境优美。紧接着映入眼帘的便是矗立在路口的一个马形雕塑,前蹄提起,马身倾斜,有飞腾之势,路边的指示牌上也都是以马为元素,让人还未真正走进便感受到了一个村子的精神文化力量。
跟随着指示牌一路向前,一桩桩白墙黑瓦的整齐房屋逐渐显现,道路整洁宽敞,一路上游客中心、香包工作室、卫生室还有小卖部应有尽有,道路两边设置了一些长廊供人休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较完善。接着我们来到了马庄村的村委会,先是参观了马庄村的村史馆,对于马庄村的乡村振兴历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走入了香包制作文化大院领略了特色香包的魅力。之后,我们在村委会中开展了ESG兴农的经验分享会,通过主题宣讲和三折页内容的宣传与当地的干部和群众进一步探讨了乡村振兴的思想和路径。
此外,我们还深入人民群众展开了采访调研活动,从当地村民的视角来看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我们先后采访了一个小卖部的店主,一位环卫工人,对于马庄村的乡村振兴成效进行了深入了解。“环境比之前好了,生活变好了”,“好多人来这边旅游,带动了收入”……马庄村的振兴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幸福感的提升,从资源枯竭到香包振兴,从籍籍无名的小村庄到大家都来“捧捧场”的旅游重点村,马庄村的乡村振兴历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振兴的强大力量以及对百姓的福祉惠及,还有这背后一代代马庄村村民的坚持不懈和文化传承。
本次对于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的实践调研活动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让我对于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此次调研过程中,给我最大感触的是村中的香包工作室和直播基地,以及村民采访中“生活变好了”的一字一句。“乡村振兴为人民,乡村振兴靠人民”,马庄村正是秉承着为百姓谋福祉的振兴愿望,依靠着特色的香包文化,与民心相系,与时代相接,在人民的齐心协力之下开辟出了一条具有“马庄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作者:杨骐畅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乡旅共融绘苏韵 青春赴农助振兴”实践调研团
发布时间:2024-08-0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走进红色基地,重温革命历史
  • 深耕“一块田”,集体共富裕——淘石梦引实践队赴安驾庄镇颜子片区开展“一块田”
  • 深耕“一块田”,养老新服务——淘石梦引实践队赴安驾庄镇多地开展“一块田”养老
  • 创推广新路,绘青年新景——淘石梦引实践队赴刘台村开展直播销售和拍摄宣传视频
  • “淘”香满刘台,青年助产销——淘石梦引实践队赴刘台村开展调研实践